魏彦成寄示桐川琅琊送行诗集奉次柳字韵一首系于卷末

少年班玉墀,美若灵和柳。

一麾出银台,风流亦不朽。

琅琊古名郡,屡移贤太守。

天子忧远民,谓公极其厚。

林甫既当国,不便珉与玖。

何如访醉翁,翁意不在酒。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王庭圭所作,名为《魏彦成寄示桐川琅琊送行诗集奉次柳字韵一首系于卷末》。诗中描绘了一位年轻官员班玉墀的风采,以及其被派遣至琅琊古郡任太守的场景。诗中不仅赞美了班玉墀的风度翩翩,也暗示了他将为琅琊地区的百姓带来福祉。

诗的前半部分以“少年班玉墀,美若灵和柳”开篇,将班玉墀比作灵和殿前的柳树,形象地展现了其英俊潇洒的形象。接着,“一麾出银台,风流亦不朽”两句,进一步强调了班玉墀被朝廷委以重任,出任琅琊太守,其风流才情将永载史册。

后半部分则转向对班玉墀即将赴任的感慨。提到琅琊是古代著名的郡县,多次迎来贤能的太守,暗示班玉墀的到来将延续这一传统。接着,诗人借“天子忧远民,谓公极其厚”表达对班玉墀的赞赏,认为皇帝深感忧虑于远方百姓的福祉,并高度评价班玉墀的能力与品德。

然而,诗中也暗含对班玉墀可能面临的挑战的担忧,通过“林甫既当国,不便珉与玖”一句,暗示了当时政治环境的复杂,以及班玉墀可能需要面对的困难。最后,“何如访醉翁,翁意不在酒”一句,表达了诗人希望班玉墀能够像欧阳修(醉翁)一样,关注政事而非仅仅沉溺于享乐,体现了对班玉墀的期望与祝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班玉墀个人魅力、政治使命以及面临的挑战的描绘,展现了对这位即将赴任太守的深切关怀与期待。

收录诗词(854)

王庭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张虔州兼呈向宣卿

贼锋绕章南,杀气动秋色。

主将初无谋,突出谁与敌。

君门九重深,羽卫生旗戟。

我欲献奇计,何由吐丹臆。

万言一杯水,平生几两屐。

时虽急搜贤,毁誉皆失实。

顷闻向衡州,奸盗俱惕息。

人材有如此,宰相安可失。

形式: 古风

和李巽伯韵赠甥刘志道

年少尝读书,复挟琴与医。

世无识真者,持此将安之。

古调不咏俗,空囊不贮赀。

结交名公卿,云间接风期。

披烟对珠玉,常恐生微疵。

向来壁上弓,落杯辄自疑。

此事一了了,昔贤当并驰。

李卿句有眼,妙语真而师。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存存阁

王郎身如椰子大,胸蟠万卷犹能载。

少年著足名利场,归来卜筑红尘外。

太虚为室月为烛,四海诸公常所会。

穷阎陋室天下贵,驽奴丰车多覆败。

坐收浮念得此生,如鍊真金岂常坏。

是中本自无亏成,坏与不坏亦何在。

请君直下赋一言,要识所存当默解。

形式: 古风

次韵周秀实观李观察勒兵

霜风猎猎吹旗旌,将军束装来勒兵。

白鹭洲前云鸟合,青原台上山川横。

李侯凛凛万人敌,匹马横行沙塞北。

至尊殿上亲赐名,生坐阎罗官柱国。

提兵括寇来江西,探取贼窟如连鸡。

军中超距多暇日,却学临淮亲校旗。

中兴猛士如吼虎,二十八将随光武。

要看麒麟第一功,金印垂腰光耀组。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