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夜闻蛩

六月二十六日夜,解衣支枕方就眠。

倏讶金风西北来,纱幮冰簟相新鲜。

展转欲眠眠不得,更听初蛩声唧唧。

吁嗟秋信太分明,举首高空银汉白。

露下閒阶浥乱英,寒吟断续纷空庭。

何处刀环唱戍士,谁家砧杵鸣村坰。

秋思逗漏诚无那,桃笙翻雪披衣坐。

何必春驹学梦庄,爱渠亦复周旋我。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立秋夜闻蛩》描绘了清朝乾隆皇帝在立秋之夜的感受与思绪。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夏末秋初的自然景象和诗人内心的微妙变化。

首先,诗人描述了六月二十六日夜,他准备入眠时,一阵凉爽的秋风吹来,使得原本温暖的寝具变得清新宜人。接着,诗人被窗外初秋的虫鸣声所吸引,辗转难眠,抬头望见明亮的银河,感受到秋天的讯息异常清晰。露水洒落在空旷的台阶上,湿润而静谧,空气中弥漫着断续的寒意,仿佛整个庭院都沉浸在秋的氛围之中。

诗人进一步联想到了边关的戍士和乡村的妇人,他们或许正在忙碌于守卫边疆或为即将到来的冬天准备冬衣。这些场景引发了诗人对秋思的感慨,他感到无法抑制地沉浸在这份季节的变换之中。为了抵御渐浓的寒意,诗人披上桃笙(一种竹席)翻雪般的新衣,坐在窗前,静静地感受着这份秋意。

最后,诗人以“何必春驹学梦庄,爱渠亦复周旋我”结束全诗,表达了对秋日的喜爱与接纳,即使它带来了寒冷,也愿意与之共处,如同庄子梦蝶般,享受当下,不为外界所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的敏感与感悟,以及在面对自然变化时的平和与接纳态度。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初秋曲

金风拂水玻瓈开,一天爽气随秋来。

荷洲褪红香寂寞,芦岸添白花徘徊。

云烟尽敛高空迥,翠微遥接新秋影。

兰若钟声晚益清,虚堂吟罢人方静。

月色霞光漾御湖,平波点点翔归凫。

星斗随舟手可摘,园林入兴诗堪图,此景除却蓬瀛无。

形式: 古风

赋得秋日悬清光

日近秋逾皎,天因爽更空。

不教遮薄雾,讶许荡清风。

影透延凉牖,光疏落叶桐。

迟迟添玉漏,皓皓䴡璇穹。

溽暑全消湿,残芳尚结丛。

敕几常惕若,珍重寸阴中。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题卧游书室

太液微风漾,轻舟任所之。

可知娱目地,总是读书时。

比德观荷芰,忘机狎鹭鸶。

卧游看未足,烟景座中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御园新秋(其一)

无边素景澄虚宇,一派清光媚远川。

梧影萧疏风过处,渐看凉意到阶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