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同石琬伯仲琳诸子游坤月精舍

山僧门掩数竿竹,鱼磬无声瓜果熟。

我来欲就石头眠,白日羲黄隐茅屋。

兴来解却青山回,野鸟衔花入幽谷。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山林生活画卷。首句“山僧门掩数竿竹”,以简练之笔勾勒出山中僧侣静谧的生活场景,竹影婆娑,仿佛能听见竹叶轻轻摩擦的声音,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接着,“鱼磬无声瓜果熟”一句,通过“无声”的鱼磬与成熟的瓜果,进一步渲染了山林中的宁静与丰饶,暗示着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我来欲就石头眠,白日羲黄隐茅屋”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渴望融入自然、与天地同眠的愿望。在这样的环境下,时间似乎变得缓慢,太阳与古人(羲和)隐匿于茅屋之后,强调了与世隔绝、回归自然的主题。这种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某种逃避与理想化的追求。

后两句“兴来解却青山回,野鸟衔花入幽谷”则展现了诗人的兴致与自然界的互动。当兴致来临时,诗人仿佛与青山融为一体,感受着大自然的韵律。野鸟衔着花朵飞入幽谷,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寓意着生命的活力与美好。整首诗通过对山林生活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以及对和谐、宁静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5)

郭金台(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寿王叟

竹隐居士不入市,手易一编三截韦,颠毛下垂不复理。

于埘有鸡阑有豕,床头有酒清且旨。

对竹衔杯聊自喜,田舍翁愿已足矣。

人生大都百年耳,叟今四百四十几。

甲子壮夫之颜小儿齿,南宫注名从此始。

形式: 古风

得无咎书

去年书来花欲红,满城桃李醉春风。

今年书来花欲落,绿树阴森人寂寞。

回首胶山一片云,无端忽向岭头分。

愁心欲托松间月,一夜清风吹送君。

形式: 古风

八月十五夜山中

九龙山中萝月凉,谁家玉箫调凤凰。

清歌宛转续霓裳,山中之人乐未央。

乐未央,天欲曙。

停杯悄然共相语,明月未尽莫归去。

形式: 古风

过陆清臣别业

水田刚数亩,种菱兼种藕。

一方新筑水田中,四窗俱受藕花风。

古藤为杖竹为榻,起看青山卧看月。

田间晨夕不闭关,酒人自来还自还。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