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萤火》由宋代诗人谢薖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萤火虫在夜晚的奇妙景象与深邃思考。
首联“日出知何许,宵行有底忙”,以日出与夜行形成鲜明对比,暗示萤火虫在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同时也表达了对萤火虫忙碌生活的不解与好奇。
颔联“自疑缘寸草,不敢近扶桑”,运用拟人手法,将萤火虫置于自然界的微小与宏大之间,既表现出萤火虫对生存环境的敏感与谨慎,也隐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思考。
颈联“琐碎岂堪数,神奇安得长”,进一步深化了对萤火虫的观察与感悟,赞美其虽小却蕴含着不凡的光芒,同时表达了对自然界中微小生命体独特魅力的欣赏与敬意。
尾联“微风迹未扫,更待九秋霜”,以微风和九秋霜为背景,预示着季节的变换与生命的轮回,暗示萤火虫的生命虽短暂,但其光亮却能在人们心中留下永恒的印记。
整首诗通过对萤火虫这一微小生物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洞察与对生命价值的独到理解,语言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