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琴僧归里

高僧白发垂两耳,手抱朱弦古焦尾。

自言能作水仙操,知音止有连成子。

去年为客穗城西,大声压倒城与市。

灯笼露柱暗点头,盲龟跛鳖生欢喜。

我住山中少到城,焉知世界大如此。

闻名却恨识翁迟,相见匆匆空复尔。

下榻张琴未及弹,明发扁舟戒行李。

孤灯话到定钟鸣,中庭片月照衣被。

匣中枯木解龙吟,笑我痴聋难举似。

临岐珍重老师翁,大笑抱琴归故里。

当年我亦审音人,老来失却无名指。

无弦挂壁寂无声,觌面相逢良有以。

夜深开匣共商量,一曲南薰清且驶。

归来高踞万山头,别后相思在流水。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成鹫的明代诗人对一位携琴僧侣归乡的深情送别。诗中充满了对琴声、自然与禅意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友情和艺术传承的珍视。

首句“高僧白发垂两耳”,描绘了僧侣年迈的形象,白发飘垂,体现了其修行的岁月。接着“手抱朱弦古焦尾”则展现了他手持古琴的场景,朱弦代表琴的珍贵,焦尾暗示琴的年代久远,富有历史感。

“自言能作水仙操,知音止有连成子”两句,表明僧侣擅长演奏《水仙操》,而知音仅有一人,即连成子,表达了他对音乐独到理解的自信和对真正知音的渴望。

接下来的段落通过回忆去年僧侣在穗城西演奏的情景,以及诗人自己在山中生活的状态,对比出世界的广阔与自己的局限,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对相遇机会的遗憾。

“下榻张琴未及弹,明发扁舟戒行李”描述了诗人准备为僧侣送行,但尚未有机会弹奏琴曲,清晨僧侣就要乘船离去,预示着离别的紧迫。

“孤灯话到定钟鸣,中庭片月照衣被”描绘了夜晚两人相对而坐,谈论至深夜,直到寺庙的钟声响起,月光洒满庭院,照亮了僧侣的衣物,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情的氛围。

“匣中枯木解龙吟,笑我痴聋难举似”暗示琴虽已老朽,但依然能发出美妙的声音,僧侣以此取笑诗人的无知,表达了对艺术生命力的肯定。

最后,“临岐珍重老师翁,大笑抱琴归故里”表达了对僧侣的不舍和祝福,期待未来能再次相会。诗人以“当年我亦审音人,老来失却无名指”自谦,表示自己也曾是懂音之人,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手指不再灵活,暗示了艺术与时间的关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对艺术、友情和生命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然与禅宗精神的追求。

收录诗词(1733)

成鹫(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吴在野

山僧亦是湖海客,年过半百头半白。

出家未办草鞋钱,烟水百城参未得。

最羡先生两脚轻,朝返江南暮江北。

从来富贵不足多,多君受福戢且那。

世途险巇山嵯峨,轻车熟道无轗轲。

长江天堑汜与沱,扁舟破浪如轻梭。

大人行乐乐奈何,辎车百万牛马驮。

还家寄傲深烟萝,笑我行脚空蹉跎。

愿随仙人张志和,钓竿诗卷青箬蓑。

与君相伴终婆娑,胡为乎瞻风拨草徒波波。

形式: 古风

送王晋予孝廉

珠崖南望天水连,四州十县凌苍烟。

山川云物钟南偏,地灵人杰佳气骈。

丘公海公相后先,千秋事业垂丹铅。

定安宗伯称比肩,文章道德无轾轩。

后来继起多象贤,风流儒雅何翩翩。

君家奕世科名联,趋庭家学推渊源。

雄才挺出牛女躔,读书万卷超言诠。

藻思逸韵如涌泉,弱毫跃跃多所宣。

文成万选誇青钱,一朝姓字人争传。

金鞍白马跨锦鞯,鹿鸣宴罢先著鞭。

朝辞五岭暮幽燕,看花直到金台边。

倾城祖饯车骈阗,骊歌唱彻还管弦。

天风吹上孝廉船,珠江日出锦帆悬。

道旁观者争垂涎,男儿得志非偶然。

旧游老我山中禅,相逢车笠私相怜。

海上白鸥曾往旋,升沉回首成天渊。

行矣努力勿复言,长安大道直如弦。

上林花发春正妍,故山容我高枕眠。

大鹏奋翼摩苍天,鹪鹩一枝聊自全。

故人许我来埽门,旧社重游还有缘。

多异山中茅数椽,期君过桥看种莲。

形式: 古风

谢胡东长惠绵被

枯禅身心冷如水,经年坐卧无衣被。

七斤破衲五条衣,虮虱安居成法喜。

今年雨雪太无端,西溪水牛冻欲死。

众中冷煖自家知,叠锦重裀畴不尔。

霜威不奈老僧何,飒飒寒风空过耳。

一个蒲团坐到明,明发天鸡鸣便起。

起来积雪拥荆扉,相过独有胡公子。

轻裘缓带不知寒,怪我生衣薄如纸。

亲裁大被絮绵花,付与空生作生理。

空生生理非等閒,明州布袋轻无比。

囊括虚空与大千,东西南北随行履。

寸丝不挂体如如,有亦不拘无则已。

多谢绨袍一片心,珍重收归还自己。

被盖囊藏过此生,寒岩枯树长相倚。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罗浮采药歌

朱明老仙能辟谷,日饭胡麻茹黄独。

轻身直上铁桥行,踏破飞云云在足。

四百峰头种紫芝,千寻涧底菖蒲绿。

药名药品皆离奇,神农本草那得知。

温凉燥湿各有以,雷公炮制空复为。

相逢一一为予说,予心半信还半疑。

老仙大笑导予去,指点深山最深处。

随取随有却随无,杀人活人不知数。

倾筐不盈盈便归,归时忘却来时路。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