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子文林训导

东风落尽辛夷花,遥忆美人天一涯。

美人久别音信杳,想见只今霜鬓华。

山房幽深市嚣远,白日枕书眠碧霞。

崖高瀑布洒晴雪,净筅石鼎烹春茶。

平生青紫不挂眼,荣名绊人安足誇。

当年我来访遗迹,拄杖看云著双屐。

玉箫吹断凤不来,但见千峰倚天碧。

台前日夜溪水流,金星光动溪中石。

脱身拟欲恣幽栖,坐占琼台炼金液。

衰年误堕尘网中,齿豁头童竟何益。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向往,以及对当前生活的反思与抉择。开篇“东风落尽辛夷花,遥忆美人天一涯”以自然景象起兴,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接着“美人久别音信杳,想见只今霜鬓华”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通过想象中友人的容颜变化,表达了时间流逝的感慨。

“山房幽深市嚣远,白日枕书眠碧霞”描绘了诗人理想中的隐居生活,远离尘嚣,静心读书,享受自然之美的宁静。接下来的“崖高瀑布洒晴雪,净筅石鼎烹春茶”则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日常生活的热爱与享受。

“平生青紫不挂眼,荣名绊人安足誇”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认为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最后,“当年我来访遗迹,拄杖看云著双屐”回忆了过去的访友经历,而“玉箫吹断凤不来,但见千峰倚天碧”则以象征手法,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有对当前生活的反思,以及对未来隐居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人生哲思。

收录诗词(179)

朱希晦(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顺帝至正末隐居瑶山,与四明吴主一、萧台赵彦铭吟咏雁山中,称雁山三老。明初荐于朝,命未至而卒。有《云松巢集》

  • 籍贯:温州乐清

相关古诗词

和包原彬韵

旅食京华日,莺啼上苑春。

鲁连惟仗义,范叔不辞贫。

绝域来龙马,清时出凤麟。

襟怀开霁月,谈笑接清尘。

沧海三珠树,青霄五色云。

酒倾香味别,诗写性情真。

吴地追游好,龙山入梦频。

烟花如媚客,风雨似留人。

男子生何幸,朋交素有因。

遥知理归棹,随处觅通津。

形式: 排律

倚韵自况呈金敬德

顾我衰颜肯再妍,白驹过隙叹流年。

山中剩有诛茅地,洲上宁无种橘田。

天姥遥连双阙下,蓬莱祇在五云边。

老夫不识神仙术,且解荷衣枕石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白杨行

钟陵东门白杨树,行人指点是双墓。

墓中夫妇俱少年,一双白璧薶黄泉。

黄泉相逢语呜咽,一一从前向郎说。

前年郎去客三山,今年郎归白骨还。

当时自画蛾眉样,今日却写郎容颜。

容颜转似心转切,叫郎不应心断绝。

生时不得逐郎行,死时却与郎同穴。

丹青遗像留人间,年年泪竹寒生斑。

当年曾过延平渡,还见双龙化剑湾。

堂前既无父与母,堂下又无儿与女。

使妾有子堂有姑,丹心一寸那能枯。

六朝盛事付流水,忠义几人能到底。

秋风月冷凤凰来,与郎同上吹箫台。

形式: 古风

閒居东湖述怀

野叟耕锄喜近郊,柴门风雨夜萧骚。

卧龙岂欲烦三顾,老鹤长鸣向九皋。

北阙湛恩新赐爵,近臣传敕旧同袍。

自怜经济全无术,祇有山林兴最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