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子素翠雨亭

竹梧亭子翠珊珊,人在空濛烟雨间。

春暮但闻莺百啭,秋阴每见鹤孤还。

且看树顶遥峰碧,莫踏苔花滴露斑。

如此林居不归去,高情谁与共萧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郑元祐的《潘子素翠雨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自然景象。首句“竹梧亭子翠珊珊”,以翠绿的竹子和梧桐构成亭子,形象生动地展现出亭子在烟雨中的翠绿之色,给人以清新雅致的感受。次句“人在空濛烟雨间”则点明了诗人置身于朦胧的雨雾之中,增添了神秘与诗意。

接下来,“春暮但闻莺百啭”写的是春天傍晚,百鸟鸣叫,尤其是黄莺的婉转歌声,营造出生机盎然的氛围。而“秋阴每见鹤孤还”则描绘了秋天阴沉时分,孤鹤归巢的场景,流露出淡淡的孤独与寂寥。

“且看树顶遥峰碧”引导读者视线向上,眺望远处青翠的山峰,画面开阔,富有层次感。最后一句“莫踏苔花滴露斑”提醒人们珍惜这份静谧,不要破坏这份自然的洁净,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传达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高洁情趣的追求,是一首富有意境的山水田园诗。

收录诗词(542)

郑元祐(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杨铁崖新居书画船亭

草玄心苦意如何,舣岸舟轻不动波。

听雨夜篷烧烛短,截云湘竹喷愁多。

赋成犹梦横江鹤,书罢应笼汎渚鹅。

想见后堂凉月白,彭宣肠断雪儿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张伯雨精舍吟

翩翩风流江海姿,青山满眼空遐思。

圯桥授书帝者佐,襄城问道天为师。

题扇书裙莫相恼,传符继录容何辞。

愿逐西飞白云去,沧江斜日吹参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复见心豫章山房

豫章拔地即参天,突兀山房樟树边。

僧占绿阴开户牖,境因黄落见山川。

神机触破栽培力,佛慧看空大小年。

一自龙驹踏人后,交柯密叶正骈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赵子期尚书小瀛洲

粉署煌煌闪幼霞,道山宫阙宰衡家。

碧梧每集朝阳凤,瑞露长滋夜合花。

风里槐音闻奏乐,秋来星彩验乘槎。

十洲多是神仙宅,谁识溪真尚浣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