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郑元祐的《潘子素翠雨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自然景象。首句“竹梧亭子翠珊珊”,以翠绿的竹子和梧桐构成亭子,形象生动地展现出亭子在烟雨中的翠绿之色,给人以清新雅致的感受。次句“人在空濛烟雨间”则点明了诗人置身于朦胧的雨雾之中,增添了神秘与诗意。
接下来,“春暮但闻莺百啭”写的是春天傍晚,百鸟鸣叫,尤其是黄莺的婉转歌声,营造出生机盎然的氛围。而“秋阴每见鹤孤还”则描绘了秋天阴沉时分,孤鹤归巢的场景,流露出淡淡的孤独与寂寥。
“且看树顶遥峰碧”引导读者视线向上,眺望远处青翠的山峰,画面开阔,富有层次感。最后一句“莫踏苔花滴露斑”提醒人们珍惜这份静谧,不要破坏这份自然的洁净,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传达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高洁情趣的追求,是一首富有意境的山水田园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