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长行

紫牙镂合方如斗,二十四星衔月口。

贵人迷此华筵中,运木手交如阵斗。

不算劳神运枯木,且废为官恤茕独。

门前有吏嚇孤穷,欲诉门深抱冤哭。

耳厌人催坐衙早,才闻此戏身先到。

理人似爱长行心,天下安平多草草。

何当化局为明镜,挂在高堂辨邪正。

何当化子作笔锋,常在手中行法令。

莫令终日迷如此,不治生民负天子。

形式: 古风

翻译

紫色象牙雕刻的棋盘四方如斗,二十四颗星围绕着月亮的图案。
贵族们沉醉在这华丽的宴席中,对这棋局如同战场上的对阵争斗。
即使不算劳累精神摆弄枯木棋子,也暂且放下官职去体恤孤独的人。
门前有官差威吓着贫穷之人,他们想申诉却因门深而只能含冤哭泣。
耳朵已经厌倦了催促早朝的声音,一听到这棋戏就忍不住先到了现场。
审理案件似乎偏爱长久的思考,期盼天下太平,但现实中却草率匆忙。
何时能将棋局化为明镜,悬挂在高堂上辨别是非曲直。
何时能让棋子化为执法之笔,常握手中执行法律的命令。
别让整天沉迷于此,不治理民生对不起天子的托付。

注释

紫牙镂合:紫色象牙雕刻的棋盘。
二十四星:棋盘上的星形图案。
迷:沉醉,沉迷。
华筵:豪华的宴会。
枯木:比喻无生气的事物,这里指棋子。
茕独:孤独的人。
冤哭:含冤哭泣。
坐衙:上朝,处理政务。
草草:草率,匆忙。
化局为明镜:将棋局比喻为分辨是非的镜子。
邪正:邪恶与正义。
子作笔锋:棋子象征执法的笔尖。
生民:百姓。
负:辜负。
天子:古代最高统治者。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赵抟的《废长行》,是一篇富有批评现实和表达社会关怀的作品。诗中通过对比和反问,揭示了当时官僚体系中的种种不公与矛盾。

开头两句“紫牙镂合方如斗,二十四星衔月口”,用天象比喻朝廷,形容其宏大而神秘。紧接着,“贵人迷此华筵中,运木手交如阵斗”则描绘了一场宴席之上,权贵们的奢侈与争斗,反映出他们对待国事不当真。

诗中的“劳神运枯木,且废为官恤茕独”,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不负责任、只知享乐却又自视清高之人的不满。随后,“门前有吏嚇孤穷,欲诉门深抱冤哭”则描绘了一幅底层民众受尽欺凌和苦难的景象。

“耳厌人催坐衙早,才闻此戏身先到”,诗人用这两句抒写了官场中的急促与无奈。紧接着,“理人似爱长行心,天下安平多草草”则是对那些只图长期维持现状、不愿正视问题和改革的统治者的一种讽刺。

最后两句“何当化局为明镜,挂在高堂辨邪正。何当化子作笔锋,常在手中行法令”,诗人借用了“明镜”与“笔锋”的比喻,表达了对公正司法和清晰法律的渴望,以及希望官员能严于律己、公正执法的愿景。

整首诗通过对现实的深刻描绘和批评,表现出诗人对于社会不平与统治阶层失职的忧虑和愤懑,同时也透露出他对于理想社会和清明政治的向往。

收录诗词(2)

赵抟(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琴歌

绿琴制自桐孙枝,十年窗下无人知。

清声不与众乐杂,所以屈受尘埃欺。

七弦脆断虫丝朽,辨别不曾逢好手。

琴声若似琵琶声,卖与时人应已久。

玉徽冷落无光彩,堪恨钟期不相待。

凤啭吟幽鹤舞时,撚弄铮摐声亦在。

向曾守贫贫不彻,贱价与人人不别。

前回忍泪却收来,泣向秋风两条血。

乃知凡俗难可名,轻者却重重者轻。

真龙不圣土龙圣,凤皇哑舌鸱枭鸣。

何殊此琴哀怨苦,寂寞沈埋在幽户。

万重山水不肯听,俗耳乐闻人打鼓。

知君立身待分义,驱喝风雷在平地。

一生从事不因人,健步窣云皆自致。

不辞重拂弦上尘,市廛不买多谗人。

莫辞憔悴与买取,为君一曲号青春。

形式: 古风

郑国夫人挽歌词

淑德延公胄,宜家接帝姻。

桂宫男掌仆,兰殿女升嫔。

恩泽昭前命,盈虚变此辰。

万年今已矣,彤管列何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三月三日曲江侍宴

圣祖发神谋,灵符叶帝求。

一人光锡命,万国荷时休。

雷解圜丘毕,云需曲水游。

岸花迎步辇,仙仗拥行舟。

睿藻天中降,恩波海外流。

小臣同品物,陪此乐皇猷。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星回节避风台骠信命赋

法驾避星回,波罗毗勇猜。

河润冰难合,地暖梅先开。

下令俚柔洽,献琛弄栋来。

愿将不才质,千载侍游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