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行

草软沙匀野路晴,竹枝乌帽称闲行。

鸟啼绿树穿花影,风出青山送水声。

转觉所忧非己事,尽从多难见人情。

闲中我乐人应笑,忙处人争我不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草地柔软沙面平,晴日闲步竹林行。
鸟儿鸣叫穿绿树,微风吹过青山送水声。
渐渐明白忧虑非我事,艰难时刻方显人情深。
闲暇时我乐他人笑,忙碌时人忙我独清。

注释

草:草地。
软:柔软。
沙:沙子。
匀:均匀。
野路:野外小路。
晴:晴朗。
竹枝:竹子的枝条。
乌帽:黑色的帽子,可能指诗人的帽子。
称:适合,符合。
闲行:悠闲地行走。
鸟啼:鸟儿鸣叫。
绿树:绿色的树。
穿:穿过。
花影:花的影子。
风出:风起于。
送:传送。
水声:流水的声音。
转觉:逐渐觉得。
所忧:所忧虑的事情。
非己事:不是自己的事情。
尽从:全然来自。
多难:许多困难。
见人情:看到人间真情。
闲中:在闲暇时。
我乐:我感到快乐。
人应笑:别人可能会笑我。
忙处:忙碌的时候。
人争:人们争抢。
不争:我不争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曾巩在晴朗的野外闲行的场景。首句“草软沙匀野路晴”,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路面的柔软和沙粒的均匀,展现了春日阳光下的宁静与和谐。接着,“竹枝乌帽称闲行”一句,诗人以竹枝和黑色的帽子自比,形象地表达了他悠然自得的闲适心情。

“鸟啼绿树穿花影,风出青山送水声”两句,通过鸟鸣和山风声,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的生动与宁静,诗人仿佛融入了这幅画面之中,感受到生命的活力与大自然的韵律。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顿悟到“转觉所忧非己事”,意识到自己的忧虑并非生活的全部,人情的冷暖在逆境中更加显现。

最后一句“闲中我乐人应笑,忙处人争我不争”,诗人表达出在闲暇时自己的快乐与众不同,不随世俗之忙而忙,更显淡泊与超脱。整首诗以闲行为线索,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独到见解,以及在平凡中发现乐趣的智慧。

收录诗词(457)

曾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 字:子固
  • 籍贯:建昌南丰(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57

相关古诗词

陈君式恭轩

不要墙头俗眼看,故开苍藓种檀栾。

虚心得处从天性,劲节知来在岁寒。

叶养风烟誇酒美,枝留冰雪送歌残。

名郎感慕同桑梓,手植依然一亩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依韵和酬提刑都官寒食阻风见寄

画船齐泊倚青山,正值春风阻往还。

江作鼓鼙声浩渺,树为城障绿回环。

幽花婀娜偏当眼,啼鸟交加亦解颜。

使者文章工不浅,尽将模写寄柴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到郡一年

薄材何幸拥朱轩,窃食东州已一年。

陇上雨馀看麦秀,桑间日永问蚕眠。

官名虽冗身无累,心事长闲地自偏。

祇恐再期官满去,每来湖岸合留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和孔平仲

园池方喜共追寻,正是槐榆夹路阴。

双烛纵谈樽酒绿,一枰销日纸窗深。

波涛万字惊人笔,尘土千钟异俗心。

佳句从来知寡和,愧将沙砾报黄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