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许宰于尉间字韵诗后一首送其子赴太学(其二)

籋云追电笑谈间,争看骅骝出帝闲。

暂借短檠赊眼力,莫因远别梦眉山。

诗闻庭下频趋鲤,易在床头久铸颜。

趁取双亲皆未老,绿衣归换綵衣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在轻盈的云雾中嬉笑追逐,竞相欣赏骏马从帝王闲暇中奔出。
短暂借用微弱的灯光来增强视力,不要因为远方的分别而梦绕眉山。
诗歌在庭院下被频繁诵读,如同鲤鱼跃龙门,易经的道理长久铭记心中。
趁着父母还未老去,赶快回家换上绿色的官服,再穿上斑斓的彩衣庆祝团聚。

注释

籋云:驾云而行,形容速度快。
追电:追赶闪电,形容速度极快。
骅骝:骏马。
帝闲:帝王的闲暇时光。
短檠:简陋的灯架,指光线微弱的灯。
赊眼力:借光以增强视力。
梦眉山:梦中思念眉山,可能指家乡或亲人。
庭下:庭院之中。
趋鲤:像鲤鱼跃龙门一样勤奋学习。
铸颜:铭刻在心,深入理解。
绿衣:官服,古代官员的服装。
綵衣斑:斑斓的彩衣,表示节日或喜庆的服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轻松愉快的场景,诗人以豪迈的笔触描述了孩子乘坐骏马离开帝都的壮观画面,犹如籋云追电般迅疾。"争看骅骝出帝闲"一句,形象生动,展现了孩子的才华和众人的瞩目。

接下来,诗人表达了对孩子的关爱与期望,希望他珍惜眼前时光,努力学习,暂时借用明亮的灯火来增长学问,不要因为离别而过于思念远方的家乡。"暂借短檠赊眼力,莫因远别梦眉山",寓含深意,鼓励孩子坚韧不拔,志向远大。

"诗闻庭下频趋鲤,易在床头久铸颜",通过典故,比喻孩子在家庭中勤奋读书,如同鲤鱼跃龙门,期待他能在学术上有所建树,面容因学问而显得庄重。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双亲的孝心,希望在他们还未老去时,孩子能学业有成,衣锦还乡,让父母看到他的成就,"趁取双亲皆未老,绿衣归换綵衣斑",表达了对家庭团聚的渴望和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充满温情又激励人心的送别诗,展现了父爱的深沉与期望。

收录诗词(142)

舒邦佐(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平叔。靖安舒氏第四世祖 隆兴府靖安(今属江西)人。宋绍兴六年(1136年)十二月初八出生,淳熙八年(1181年)中进士,先后任鄂州蒲圻、潭州善化主簿、衡州录事参军,嘉泰二年(1202年)授通直郎。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致仕。嘉定七年卒,年七十八。有《双峰猥稿》九卷传世。事见本集卷首《谱系》及《舒公墓志铭》

  • 字:辅国
  • 号:双峰
  • 籍贯:靖安县城
  • 生卒年:1137—1214

相关古诗词

和许宰于尉间字韵诗后一首送其子赴太学(其一)

连珠叠璧照窗间,得句须知出等閒。

有似弟兄花萼集,更如大小淮南山。

言诗自愧知来赐,闻十如何敢望颜。

一夜不眠追险韵,起来疏发有诗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和林帅喜汤王二魁将还

烂醉春风玉不颓,自封喜信入湘来。

同乡多少同年士,两榜何如两夺魁。

琼苑宴开应共醉,西湖赏罢更同回。

早归多谢文翁力,莫待平安家信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春半即事

春来晴景少,昼夜已平分。

寒锁花藏莟,风微水皱纹。

端成空识字,谁可共论文。

惟有铜炉在,时拈柏子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春暮

日月一箭过,春光又别人。

竹孙才解箨,梅子已生仁。

阅世真旋磨,看诗老斲轮。

壮怀因病落,孤负百年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