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云送儿女至昭亭见寄

岩岩昭亭山,度岁一再行。

吾亲在其下,有路如砥平。

风物岁时佳,岂问楚与荆。

胡为不得往,使我涕泗横。

出身备王官,敢自颓家声。

圣皇察庶狱,小大必以情。

哀矜且勿喜,死当使之生。

念昔栖闽陬,孤童共营营。

菽水曾几何,青紫望一经。

弟兄亦云幸,假节仍专城。

别离乃频有,仆奴费邀迎。

安仁赋閒居,要自贤西征。

板舆日欢侍,儿女森在庭。

岂比隔山岳,空书问安宁。

薄田可负郭,不归定谁令。

壮士志中原,边尘暗幽并。

拟蹑冒顿居,端谋渭南耕。

书生复何事,三入老承明。

应知当馈叹,廊庙资扶倾。

忍作寒蝉喑,愿为威凤鸣。

形式: 古风

翻译

峻峭的昭亭山,每年都要攀登两次。
我的亲人居住在山脚下,道路平坦好似磨刀石。
风景和时节都美好,何必区分楚地与荆楚。
为何不能前往探望,让我泪水纵横。
我本为王官出仕,怎敢让家族名声衰落。
圣明的君主审理案件,无论大小都公正无私。
怜悯而不喜形于色,死者应让他们仿佛重生。
回忆过去在闽地生活,孤独孩童一同忙碌。
那时仅有的是粗茶淡饭,期盼能有一官半职。
兄弟们也算幸运,我被授予节杖管理一城。
离别频繁发生,仆从们频繁迎接。
像安仁那样享受闲居,我也该效仿贤者西征。
每日陪伴在病榻旁,子女环绕在庭院。
怎能与他们隔绝,只能通过书信问候安宁。
靠近城墙的薄田,若不归乡,谁能决定。
壮志在中原,边疆战尘笼罩幽并。
计划效仿冒顿,或许在渭南耕田。
读书人又能做些什么,三次进入朝廷任职。
深知此番应感叹,朝廷需要我的支持。
宁愿像寒蝉沉默,但愿我能发出威严的鸣叫。

注释

昭亭山:一座山的名字。
砥平:形容道路平整如砥石。
楚与荆:古代地域名,泛指南方地区。
涕泗横:泪水纵横。
王官:古代官职,指帝王身边的官员。
圣皇:对圣明君主的尊称。
庶狱:各种案件。
菽水:比喻简朴的生活。
青紫:古代高级官员的服饰,象征高官显位。
假节:古代官员的一种权力象征。
板舆:古代一种竹制的轻便坐椅,用于病人或老人。
老承明:指朝廷,因承明庐是汉代宫中官员值宿之处。
廊庙:朝廷,宫殿。
忍作:忍受做。
威凤:传说中的神鸟,象征吉祥和威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元吉的《次韵子云送儿女至昭亭见寄》,表达了诗人对亲人团聚的渴望,以及对自己仕途生涯的感慨。诗中通过描绘昭亭山的景象和家庭生活的温馨,反衬出不能常回家乡的遗憾。诗人强调自己身为王官,不敢懈怠家声,希望圣明君主能体恤百姓疾苦,自己则愿为国家效力,即使身处高位,也关心家人和田园生活。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不愿像寒蝉般沉默,而是愿如威凤般发出自己的声音,为朝廷建言献策。整首诗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

收录诗词(686)

韩元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一作许昌(今属河南)人。词多抒发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贺新郎〕"病起情怀恶"等。著有《涧泉集》、《涧泉日记》、《南涧甲乙稿》、《南涧诗余》。存词80余首

  • 字:无咎
  • 号:南涧
  • 籍贯: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
  • 生卒年:1118~1187

相关古诗词

次韵升之叔秋怀

客至得浊酒,共饮消百忧。

凉飙飒短景,感此岁已秋。

忽惊草木陨,尚喜禾黍收。

九鼎岂不慕,二顷亦良谋。

往圣实有言,未觉富可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次韵少稷梅花

君不见江城梅花春欲动,剪冰仙人作花供。

客来酒尽甘啜醨,常恨公田无秫种。

雪晴梅蕊更可爱,百匝来看地犹冻。

杖藜一笑答春风,岂必鸣鸾与歌凤。

幽香要自己心清,冷艳不禁还目送。

兴来往往得佳句,落纸挥毫字尤纵。

却惊车阵有勍敌,旋结赵叟盟衡雍。

孤芳未省须刻画,百卉应先厌嘲弄。

我如蟋蟀鸣苦迟,君似骅骝骤难控。

相如上林晚奏雅,灵均喜橘工记讽。

不妨聊继广平公,东阁疏枝与君共。

形式: 古风

次韵祐父秋怀

诗人固多穷,饮水但饥卧。

谁能趋权门,残冷分涕唾。

争名与驰利,到眼不一过。

居然流俗罪,我尔乃同坐。

得为荀郎吊,失作蒯生贺。

却笑货殖翁,高谈六雄破。

愁来挹黄奶,悲至邀白堕。

感时忽秋吟,蟋蟀正相和。

形式: 古风

次韵沈信臣游龙焙

武夷仙人厌尘埃,金鞭白马飞崔嵬。

丹砂已就不可识,尚有瑶草分灵栽。

千花剪巧缀密露,秀色不待春风催。

东溪路入三千里,山如舞凤连翩来。

枪旗未动供采掇,垒鼓夜作空山雷。

苍虬绕圭龙护璧,面为铁石口琼瑰。

烹煎斗水出好事,珠璎玉字相萦回。

已嗟双井甘退步,况复日注真难侪。

我来窃食端为此,把玩一日三徘徊。

手?清泉吊陆子,底用浊酒穷欢咍。

头风快愈春睡散,老眼尚为群书开。

知君此游更不恶,坐有纤纤时捧杯。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