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白云寺的幽静与庄严,以及诗人对禅宗修行的深刻感悟。首联“梵宇峨峨出半天,数声清磬发孤烟”以“峨峨”形容寺庙的高耸入云,清磬声在空中回荡,与远处的孤烟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颔联“林间玉露凋红叶,池上秋云霭白莲”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宁静与美丽,红叶凋零,白莲被秋云笼罩,一派萧瑟而圣洁的景象。
颈联“谁更磨砖能作镜,自须求佛苦栖禅”则表达了对修行的思考,提出“磨砖成镜”的比喻,暗示真正的智慧和觉悟并非外在事物所能给予,而是需要通过内心的修行和探索来获得。后半句“自须求佛苦栖禅”强调了个人修行的重要性,只有通过艰苦的禅修,才能达到心灵的净化和智慧的提升。
尾联“游人只恋登临去,懒向山僧话夙缘”则反映了诗人对世俗追求的反思。许多游人只知欣赏美景,却忽略了与僧人的交流,未能深入理解佛法的真谛。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对真正精神追求的向往,以及对当下社会现象的洞察。整首诗意境深远,既描绘了自然之美,又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