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上鼓饮歌送元美(其三)

风色萧萧易水寒,荆卿匕首入长安。

怜君更向江南去,此地何人意气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席上鼓饮歌送元美(其三)》中的片段,通过“风色萧萧易水寒,荆卿匕首入长安”两句,描绘了一幅悲壮的历史画面,将读者带入到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的背景之中。易水之寒,不仅指自然环境的寒冷,也暗喻了形势的严峻与荆轲任务的艰巨。而“荆卿匕首入长安”则直接点明了荆轲刺杀秦王的行动,展现了英雄的决绝与勇气。

接下来的“怜君更向江南去”,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关怀和不舍。在古代,江南地区往往象征着繁荣与宁静,此处或许寓含了对友人未来旅途的担忧与祝福。最后,“此地何人意气看”则流露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以及对当前时代缺乏英雄豪情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的引用,结合对友人的深情与对时代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独特的艺术视角。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席上鼓饮歌送元美(其四)

青枫摇落气悲哉,客有将归张翰才。

东望三吴秋色里,挂天帆影大江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席上鼓饮歌送元美(其五)

碧天无尽白云孤,到日扁舟落五湖。

不见蓟门秋草色,愁心明月满姑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雪后忆元美

雪后千门月色开,故人遥忆子猷回。

饶他已尽山阴兴,半夜还须载酒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送子相归广陵(其一)

茂陵消渴卧词臣,摇落秋风白发新。

汉主岂无金掌露,马卿元是倦游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