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煌煌西方教,神化敷四海。
自从永平来,东渐已千载。
玄风被遐邈,佛日垂光彩。
法运虽中微,亢龙终靡悔。
岂惟其数然,无乃彼相罪。
诸公极扶持,戮力净氛霭。
百足信不僵,浡兴如有待。
维君富才艺,嗜道甚饥馁。
感激赴前途,力行知非殆。
丹邱郁峨峨,白石何磊磊。
山川亦良是,塔庙今犹在。
世道若翻覆,主维藉玄宰。
欲树大法幢,当著忍辱铠。
吾教得琏嵩,禅林有元凯。
君名日已起,我发行当改。
安得赴远游,相从拾兰茝。
这首诗是明代僧人释妙声所作的《送心觉原之天台》,表达了对友人心觉原前往天台山修行的祝福和期待。诗人首先赞扬了佛教在西方的广泛传播,自永平时期以来已有千年历史,佛法深远影响着各地。接着,他指出尽管佛法曾一度衰微,但仍有坚定的支持者致力于净化信仰环境,佛法复兴之势不可阻挡。
诗人对心觉原的才华与对佛法的执着赞赏有加,鼓励他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即使面临困难也要坚韧不拔。诗中提到的"丹邱"和"白石"象征着修行的艰难与纯洁,而塔庙的存在则寓意着佛法的永恒。诗人寄望于心觉原能在未来的修行中成为支撑佛法的重要人物,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改变修行方式的决心,期待与他一同追寻佛法的真谛。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丰富,既体现了对佛法的虔诚,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是一首富有哲理的送别诗。
不详
百草秋尽死,孤花丽岩阿。
芳心太皎洁,岁事坐蹉跎。
微月步遥夜,轻风生素波。
怀人岂无意,路远欲如何。
出日何杲杲,照我床上书。
阳和被万物,岂惟在吾庐。
夜气资息养,天光发灵虚。
蚤起当匪懈,愿言慎其初。
阶前春雪埋,阶下幽兰生。
兰芳雪正消,流水循除鸣。
馨香既飘越,月露浩已盈。
长想读书处,散帙有馀清。
东村有隐者,素发飒垂领。
几上种树书,门前钓鱼艇。
粳稌风露深,葭菼天水永。
云飞洞庭小,花落春户静。
怀哉古逸民,披图发孤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