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阅卷毕循步阶櫩仰象有言

肃然秋夜对,起视已星陈。

心目无穷止,菁华始逼亲。

斗箕分极远,经纬九霄均。

云汉垂垂下,天中烂客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深夜静坐,翻阅完卷轴后,沿着台阶走到屋檐下,仰望星空的场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宇宙奥秘的探索与思考。

首句“肃然秋夜对”,以“肃然”二字,渲染出秋夜的宁静与庄严,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种深沉而庄重的氛围之中。诗人面对着夜空,内心充满了敬畏之情。

“起视已星陈”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起身抬头,看到满天繁星排列有序的情景。这里的“星陈”不仅指星星排列的景象,也暗含着时间的流转和宇宙的秩序。

接下来的“心目无穷止,菁华始逼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限遐想与追求。他意识到,宇宙中的精华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可以亲近的。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赞美,也是对知识、真理的渴望。

“斗箕分极远,经纬九霄均”两句,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对宇宙结构的理解。斗、箕是星宿名称,此处象征着宇宙的边界与方向。诗人认为,宇宙的秩序如同经纬线一般,均匀地分布于九霄之上,体现了他对宇宙和谐与平衡的深刻认识。

“云汉垂垂下,天中烂客身”最后两句,将视角拉回人间,诗人似乎在想象自己如同星辰般,从云汉垂落,融入天际。这里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宇宙广阔空间的向往,表现出诗人超越个体局限,追求与宇宙和谐共存的精神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深夜观星的体验,展现了其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对知识的渴求以及对个人与宇宙关系的深刻思考,具有浓郁的哲学意味和浪漫主义色彩。

收录诗词(1872)

郭之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正夫、玉溪。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 字:仲常
  • 号:菽子
  •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 生卒年:1607年-1662年

相关古诗词

秋雨连日是夕拜榜既毕云烂星陈明月出焉是可纪也二首(其一)

黾勉秋期竣,适当云汉清。

光为君子吉,化以圣人成。

豫野招贤见,宵中太乙明。

灿然心目际,毋乃至文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秋雨连日是夕拜榜既毕云烂星陈明月出焉是可纪也二首(其二)

宵中糺缦缦,大象乃苍苍。

似竭风云力,方开斗极光。

昭回同四表,焕发始中央。

俯仰观文意,谁云少报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上雒王别馆曰城市丹丘其中园洞石山特幽至可屡游诸君子见招多于此习而不厌因以有言二首(其一)

宋代愁花石,梁王叹粟民。

何知城市里,自得水山身。

易地殊忧乐,观时杂笑颦。

开樽君子至,爱客寸心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上雒王别馆曰城市丹丘其中园洞石山特幽至可屡游诸君子见招多于此习而不厌因以有言二首(其二)

飞楼烟上下,虚洞月来还。

身在天人际,书传大小山。

盛名今古迫,丹诀岁时閒。

为问长生术,其中可驻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