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永叔答刘原甫游平山堂寄

黄土坡陁冈顶寺,青烟羃历浙西山。

半荒樵牧旧城下,一月阴晴连屿间。

人指废兴都莫问,眼看今古总输闲。

刘郎寄咏公酬处,夜对金銮步辇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荒凉的山寺景象,位于黄土坡的陁冈之巅,寺庙笼罩在青烟之中,缭绕于浙西的山峦之间。昔日繁华的城池如今只剩下半荒的樵牧之地,月光下的阴晴变化映照在连绵的岛屿之间,显得时空流转,人事沧桑。诗人感慨历史兴衰难以预料,眼前的一切都显得闲适而无奈。最后,他以刘郎(刘敞)寄情山水的典故,表达自己在平山堂游览后,夜晚返回时心中对皇城金銮殿的遥想,寓含着对权势更迭的淡淡感慨。梅尧臣的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他对自然与历史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和刘原甫白鹦鹉

能言异国鸟,来与舶帆飘。

尝过西王母,曾殊北海鳐。

雪衣应不妒,陇客幸相饶。

因忆祢处士,旧洲兰蕙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和刘原甫复雨寄永叔

阶下青苔欲染衣,晴光才漏又霏微。

冲风燕子衔泥去,隔树鹁鸪嗔妇归。

乍冷乍阴将禁火,自开自掩不关扉。

浑身酸削懒能出,莫怪与公还往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十一)牛衣

覆牛畏严霜,爱之如爱子。

朔风吹栏牢,禦冻赖苴枲。

恶薄将异鞯,贫栖乃同被。

重畜不忘劬,老农非可鄙。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和岁除日

一年三万六千刻,玉漏唯馀十二时。

去日苦多谁会惜,残阴全少颇能知。

已惊颜貌徐徐改,不奈乌蟾冉冉驰。

万国明朝贺新岁,东风依旧入春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