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三首(其二)

外家甘盘宅,门闳诚炜煌。

高悬金碧榜,中有衮绣堂。

珠玑左右侍,丝竹俨成行。

幼不识慈颜,到彼心傍偟。

每岁两过之,严训具有方。

膏粱病居养,久尔生惰荒。

七岁诵诗书,十龄学词章。

骎寻志学岁,折节师老苍。

纪事法班马,冥心契羲皇。

谬与时彦交,宝书阅琳琅。

今兹乞南归,往事增慨慷。

兴怀陶与苏,秉笔追耿光。

凯风有遗思,愿言继馀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袁桷所作的《忆昔三首(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回忆自己年少时在外祖父家学习的情景。外祖父家的豪华门面和庄严的堂屋,以及周遭的侍从与音乐,都体现了外祖父对教育的重视。然而,由于长期生活在富贵环境中,诗人逐渐产生了懒惰和放纵。在七岁开始诵读诗书,十岁时学习文章写作后,他更加勤奋地学习,立志向老一辈学者学习。

诗人在学习过程中,遵循了历史学家班固和司马迁的方法,内心追求着先贤如伏羲和黄帝的思想。他与当时的文人雅士交往,并阅读了大量的珍贵书籍。如今,诗人请求南归,心中充满了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他以陶渊明和苏轼为榜样,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像他们的作品一样,留下美好的痕迹。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先辈们遗留给他的思想和精神的敬仰,希望能够继承并发扬他们的光辉。

收录诗词(330)

袁桷(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 字:伯长
  • 号:清容居士
  • 籍贯:庆元路鄞县
  • 生卒年:1266—1327

相关古诗词

忆昔三首(其三)

寥寥帝王州,我翁佐其治。

有亭名朝阳,青溪清且驶。

旁有筹边阁,群公集裾翠。

翘翘万芰荷,雨过争旖旎。

飞觞羽书来,翕霍江上燧。

峨冠极游谈,戎弁生纵恣。

予时侍其旁,侧耳听论议。

翁言不见取,投劾乃谢事。

坐令百万家,解甲竖降帜。

徘徊夕阳亭,晋宋政相似。

形式: 古风

芳思亭

侃侃尚书公,投绂理泉石。

五堂适寒暑,十亭送昕夕。

琼英玄圃秀,美荫嘉树碧。

修廊不受雨,来往随履舄。

红云涨方塘,丹霞耀翠席。

嘉鱼黄金掌,瞥见眇莫测。

辛勤三十年,深逝晦朝迹。

遗训示子孙,树艺比其德。

浮云变须臾,百幻倏消蚀。

空馀郑公庄,耕稼给衣食。

缅彼行乐时,种植各有职。

以兹一亩园,髣像见畴昔。

幽葩与群卉,生意日不息。

朝阳漱灵根,三咽妙紬绎。

旷怀事幽赏,逝矣躬六籍。

形式: 古风

题高彦敬桑落洲望庐山图

长江亭亭桑落洲,一塔独傲蘋花秋。

边声已逐鼙鼓尽,水气欲挟渔榔浮。

谪仙骑鲸五柳老,真景变灭随沙鸥。

空馀秦筝与羌管,断续不洗琵琶愁。

玉堂小窗解苍佩,宴坐得意毫端收。

空青点云碧痕湿,方诸取月寒光流。

匡庐老人在何许,似觉颔首相迟留。

佳峰棱棱铁钩锁,寸树点点铜浮沤。

要知翰墨洒清气,俗子政尔劳雕锼。

秋泉山人息机事,青眼不与王公酬。

高张素壁凛太古,拟跨独鹤还矶头。

人生江湖在适意,底用绝俗埋林丘。

披图览古重叹息,天际杳霭疑归舟。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秋泉德生仲章梅叔章周仪之皆次余韵题庐山图再次韵以谢

海郡列戍连沙洲,榆柳插戟摇清秋。

拟从京国洗氛瘴,黄尘复作烟花浮。

西山紫翠不可望,但讶积雪如明鸥。

爱君寒斋之画幅,潇洒不写人间愁。

胸中丘壑我岂少,奈此磊嵬难为收。

宣城诗法挺二妙,炯若玉瓒盛黄流。

永兴天机爱神俊,碧眼一顾群无留。

千年周子古风月,衮衮亦散空中沤。

乾坤无言混沌凿,颇怪我辈劳镌搜。

沈冥天台老仙伯,清坐自与庐山酬。

天青无人月色古,缥缈五老疑骈头。

功名营身旋蚁磨,刍豢得意崇糟丘。

何当相从老其下,酿酒一醉黄金舟。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