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余氏聚远楼

若向天机识得亲,是间看不尽青春。

须知聚远惟方寸,说与楼前望眼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如果能洞察自然的奥秘,世间的一切青春都将尽收眼底。
要知道,真正的相聚和美好,只在心中,不妨告诉楼前眺望远方的人。

注释

向天机: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识得亲:理解并领悟。
是间:这世间。
不尽:无尽的。
青春:美好的时光。
须知:应当知道。
聚远:遥远的相聚。
惟方寸:只在内心。
说与:告诉。
楼前:楼前的人。
望眼人:眺望远方的人。

鉴赏

这首诗名为《题余氏聚远楼》,作者是宋代的魏了翁。诗中表达了对自然奥秘和人生哲理的深刻见解。诗人以"若向天机识得亲"开篇,暗示只有深入了解自然的规律,才能真正亲近它,感受到生命的活力。接着,他指出"是间看不尽青春",意味着世间美好的事物和青春年华是无穷无尽的,值得我们去探索和珍惜。

"须知聚远惟方寸"进一步强调,真正的智慧和美好往往藏于内心,不必向外寻求过多,只需保持一颗宁静的心,就能把握住眼前的一切。最后,诗人以"说与楼前望眼人"作结,寓意这番感悟是对那些站在高楼之上,眼界开阔的人们的提醒,让他们在欣赏远方景色的同时,也能洞悉人生的真谛。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性强,富有哲理,通过描绘聚远楼的景象,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珍视青春与内在的智慧。

收录诗词(1076)

魏了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字:华父
  • 号:鹤山
  •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78年—1237年

相关古诗词

题苏文忠与邓安惠西山唱和

春风吹屧上黄冈,独倚斜阳看武昌。

城郭山川几兴废,祇留元祐姓名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题罗年能六友堂

罗氏堂中六友图,要求纸尾数行书。

若于此味真知得,着甚言词乞与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题峡州三游洞(其二)

可怪忠州与虢州,偶因起废得兹游。

苏欧诸老亦何德,千古联芳未肯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题峡州三游洞(其一)

洞前日日客维舟,短咏长吟汗马牛。

名迹都随形气尽,惟馀元白几人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