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节折杨柳歌十三首(其七)七月歌

杨州牛女纪,孟月渡河秋,人间复何似。

折杨柳,蟢子识窗前,誇道天孙巧。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扬州牛郎织女的故事,选取了七月份的场景,以“月节折杨柳歌”为主题,展现了浓厚的民俗风情和浪漫色彩。

开篇“杨州牛女纪,孟月渡河秋”,点明故事背景,扬州是古代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的地方,孟月即农历七月,此时秋意渐浓,为故事的发生提供了季节性的背景。

“人间复何似”,诗人以反问的形式,引出对人间生活的思考,暗示了故事将揭示的人间情感与自然界的对比。

“折杨柳,蟢子识窗前”,描述了人们在七月初七这特殊的日子折取杨柳枝的情景,而蟢子(蜘蛛)在窗户前的出现,象征着织女的巧手与智慧,也预示着她与牛郎的相会。

“誇道天孙巧”,通过赞美织女的手艺,不仅突出了她的聪明才智,也暗含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对自然力量的崇拜。

整首诗以民间习俗为载体,巧妙地融入了神话传说,既展现了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又蕴含了对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月节折杨柳歌十三首(其八)八月歌

云气方四除,明月有正色,依依照吾庐。

折杨柳,斫尽碍门枝,不患秋光少。

形式: 乐府曲辞

月节折杨柳歌十三首(其九)九月歌

零露已为霜,秾华不堪玩,晚菊馀芬芳。

折杨柳,疏密葺藩篱,不负重阳酒。

形式: 乐府曲辞

月节折杨柳歌十三首(其十)十月歌

天净北风高,鹰隼盘空中,意气真雄豪。

折杨柳,镞取董泽蒲,一试穿杨手。

形式: 乐府曲辞

月节折杨柳歌十三首(其十一)十一月歌

大野极群阴,万物方嗷嗷,一复见天心。

折杨柳,立表测土中,短长占日晷。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