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其一)建安戏用林碧山韵

正好花时,忽办得、匆匆来去。

道一往无情,却又别颦愁妩。

四海云鬟高样髻,长思红袖□分路。

怪近来、不怨客毡寒,婵娟误。黄花约,终难据。

曾未肯,清园住。只昼思夜梦,浅斟低诉。

莲子擘开谁在薏,徐娘一笑来何暮。

又争知、寂寞白头吟,寒机素。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诗人刘将孙所作,名为《满江红·其一》。诗中采用了建安时期林碧山的韵脚,体现了诗人的艺术匠心和对传统文学的尊重。

首句“正好花时,忽办得、匆匆来去”描绘出春天花开美好的时节,却被突如其来的忙碌所打扰,这种急促的情感流露,显示了诗人对生活节奏的不满。

接着,“道一往无情,却又别颦愁妩”表达了一种悲凉与无奈,似乎在叙述着某种感情的断裂与失落。这里的“一往无情”可能暗示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而“别颦愁妩”则是对现实中无法挽回的哀愁。

第三句“四海云鬟高样髻,长思红袖□分路”描绘了一种广阔无垠的意境,诗人心中的思念如同浩瀚的大海,难以言表。这里的“云鬟高样髻”可能是对美好事物的一种比喻,而“长思红袖□分路”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往昔情深的回忆和无法忘怀的情感。

以下几句“怪近来、不怨客毡寒,婵娟误。黄花约,终难据。曾未肯,清园住。”表达了对现实冷漠的哀叹,以及对于往昔美好时光无法再次拥有的一种无奈与悲伤。

最后,“只昼思夜梦,浅斟低诉。莲子擘开谁在薏,徐娘一笑来何暮。”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他在白天思考、晚上做梦中寻找着那些已经逝去的美好,而“莲子擘开”等意象,则是对往昔情深的一种怀念。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时间和感情的深刻体会,以及他对美好事物无法持久的无奈与哀愁。

收录诗词(21)

刘将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刘辰翁之子。尝为延平教官、临江书院山长。事迹见《新元史。刘辰翁传》。有《养吾斋集》四十卷,久佚。《四库总目提要》云:“将孙以文名于宋末,濡染家学,颇习父风,故当时有小须之目。”《彊村丛书》辑有《养吾斋诗馀》一卷

  • 籍贯:庐陵(今江西吉安)
  • 生卒年:1257—?

相关古诗词

踏莎行.闲游

水际轻烟,沙边微雨。荷花芳草垂杨渡。

多情移徙忽成愁,依稀恰是西湖路。

血染红笺,泪题锦句。西湖岂忆相思苦。

只应幽梦解重来,梦中不识从何去。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挽郭彦邹

孝友追前辈,雍容具典刑。

人荣老莱服,天陨少微星。

玉润联三杰,金籯擅一经。

平生垫巾操,不愧伯恭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过兰亭书堂

兰亭拟金谷,逸少比季伦。

史臣作此语,无异屠沽人。

君看兰亭墨,岁久迹岂陈。

当时本嬉戏,后世乃见真。

我行适春暮,及此禊饮辰。

墨池奏环玦,书堂暗松筠。

堂中有遗像,俨坐遗冠巾。

情知金堂仙,可望不可亲。

物色倘见之,欲去犹逡巡。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内家娇

绰约群芳里,阳和意,偏向一枝浓。

南国骤惊,动人奇艳,未饶西洛,百本千丛。

斩新弄,晓来无比格,半坼断肠红。

三月洞天,又还疑是,赋情楚客,窥见墙东。

朱阑干、遍倚生愁,怕无计、奈雨禁风。

别有瑞烟羃羃,时与遮笼。

便纵使当日,文忠品第,赵昌模写,难更形容。

应念故园桃李,羞怨春工。

形式: 词牌: 内家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