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姑苏台

姑苏城上姑苏台,青山百里娥眉开。

平郊如掌思清远,昔人乐极曾生哀。

大雠未复敌不死,壮志消磨侈心起。

会稽捷甲功自多,种蠡深谋诚未已。

不知佳冶能倾国,暮暮朝朝醉春色。

勋臣抉眼视东门,越女还为越人得。

只今兴废总成空,惟馀碧草摇凄风。

可怜千古台前水,不洗当年甬东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许谦的《题姑苏台》以姑苏台为背景,描绘了历史的变迁与兴衰。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和情感,展现了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深刻思考。

首句“姑苏城上姑苏台”,点明地点,引出主题。接着“青山百里娥眉开”,以山川之美烘托姑苏台的雄伟壮观。随后,“平郊如掌思清远”描绘了一幅开阔宁静的画面,引出对往昔繁华的怀念。

“昔人乐极曾生哀”转折,暗示历史上的欢乐背后往往隐藏着悲哀。接下来的“大雠未复敌不死,壮志消磨侈心起”表达了对未能复仇的遗憾和英雄壮志消逝的感慨。通过“会稽捷甲功自多,种蠡深谋诚未已”两句,诗人赞美了历史上的智谋与英勇,同时也流露出对英雄末路的惋惜。

“不知佳冶能倾国,暮暮朝朝醉春色”则以佳人喻指国家,表达了对美人计的讽刺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勋臣抉眼视东门,越女还为越人得”两句,通过历史典故,揭示了权力斗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

最后,“只今兴废总成空,惟馀碧草摇凄风”总结了历史的无常,强调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沧桑变化。“可怜千古台前水,不洗当年甬东耻”表达了对历史耻辱无法抹去的无奈和对后世警醒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姑苏台及其历史故事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英雄末路、权力斗争以及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语言凝练,情感丰富,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收录诗词(69)

许谦(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孤,力学。从金履祥学,尽得其奥。教授乡里,不应辟举。居东阳八华山,学者争往从之。四方之士,以不及门为耻。或访以典礼政事,闻者无不厌服。卒谥文懿。有《读书传丛说》、《诗名物钞》、《白云集》等

  • 字:益之
  • 号:白云山人
  • 籍贯:金华
  • 生卒年:1270—1337

相关古诗词

友人招饮榴花下

狞风恶雨消馀春,春归到处成清阴。

万枝浓绿幻春色,绛葩丹蕊俄森森。

祝融行部过九地,误纵炬火烧园林。

艳妆炙日色更好,泠泠著雨红尤深。

浩歌相对作痛饮,有花为伴非孤斟。

支颐半醉不成梦,恍惚参错供微吟。

只愁明日便摇落,徘徊欲去还重临。

会须秋风折珠实,当载樽酒相追寻。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赠王斗山

骨肉斯文气味投,春风芹藻忆同游。

故人别后无青眼,此日相逢尽白头。

匣剑光横南斗夜,凤梧阴冷岘山秋。

惟应且试连鳌手,未许江干下直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青田大鹤洞

榕影扶疏路九回,仙家那复著尘埃。

山间田在牛终隐,石上巢空鹤下来。

丹灶无灰惟白草,剑锋遗迹自苍苔。

洞中道士今何处,三扣云关杳莫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次韵王中斋登拱翠楼

曾醉危楼坐石坡,弹筝击缶醉婆娑。

蓬飞已改流年鬓,木老犹存旧日柯。

红树参差秋水远,碧山高下夕阳多。

此时还纵西风眼,共倚阑干起浩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