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隐居图

楼台倒影浸虚泓,嘉树擎寒不尽青。

何日过桥分半景,傍云同筑草玄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隐居生活场景。首句“楼台倒影浸虚泓”,以倒影入水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幽静深远的氛围。楼台与水面的相互映照,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了隐居者与外界的和谐共处。

“嘉树擎寒不尽青”一句,通过“嘉树”(美好的树木)和“寒”字,展现了冬日里树木依然生机勃勃的景象,寓意着隐居者内心的坚韧与不屈。同时,“不尽青”三字,既是对树木颜色的描述,也是对生命力的赞美,暗示了即便在严寒中,生命之绿也永不消逝。

“何日过桥分半景,傍云同筑草玄亭”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与隐居者共享美好时光的渴望。过桥分景,意味着分享与合作,而“傍云同筑草玄亭”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不仅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也暗含了对精神家园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寓意,展现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之美以及人与自然、心灵之间的和谐关系,体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180)

宋濂(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汉族,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病死于夔州。他的代表作品有《送东阳马生序》、《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等

  • 号:潜溪
  • 籍贯:浦江(今浙江浦江县)
  • 生卒年:1310—1381

相关古诗词

题长牧溪五燕图

谁描乳燕落晴空,笔底能回造化功。

髣髴谢家池上见,柳丝烟暖水溶溶。

形式: 七言绝句

题张子璿画林泉幽趣图

翩翩公子实仙才,笔下云泉泼翠开。

若是人间逢此景,定应呼作小蓬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宜兴强如心避地而归扁其居曰复初斋来徵余诗(其二)

避地归来景物迁,白烟凉草思凄然。

摩挲为问庭前树,不见苍髯已十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送叶明府之官郫县

文章才子之官去,见说郫筒酒正醲。

饮罢细观循吏传,莫缘山色忆芙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