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迁所作的《笔馈雪湖辱佳咏依韵奉答》。诗中以“笔”为题,借物抒情,表达了诗人对笔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首联“管生聊遣直文房,小竹皮冠旧羽裳”,以“管生”比喻笔,生动地描绘了笔的形态,如同竹制的小帽,既简洁又不失雅致。这里通过“遣直文房”和“小竹皮冠”的形象,展现了笔在文房四宝中的独特地位和朴素之美。
颔联“光藉剡川澄素练,香分蟾窟捣玄霜”,进一步描绘了笔的特性。前句“光藉剡川澄素练”运用了类比手法,将笔的光泽比作清澈的剡川之水,暗示笔的质地纯净,光泽明亮;后句“香分蟾窟捣玄霜”则以“香”喻笔的香气,仿佛是从月宫(蟾窟)中捣出的玄霜,既神秘又充满诗意,体现了笔的独特韵味。
颈联“凭谁较艺论工拙,未许齐肩竞短长”,表达了对笔技艺的尊重与欣赏,认为笔的好坏不应仅凭外在形式来评判,而是需要深入体验其书写时的流畅与舒适感。此联也暗含了对艺术作品评价标准的思考,强调了内在品质的重要性。
尾联“莫笑中书君已老,曾随鹓鹭入班行”,以自谦的口吻结束全诗。诗人虽年事已高,但曾经与才华横溢的同僚一起工作,共同为国家贡献才智。这里不仅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也流露出对年轻一代的期许和鼓励,希望他们能继承并发扬前辈的精神与才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笔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文具的深厚情感以及对艺术创作的深刻理解。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