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思

长安一去五千里,思心日夜如流水。

寂寂鳞鸿沧海涯,依依桑梓斜阳里。

隔叶啼莺不可听,闭门芳草空复情。

人生出处古来有,南北相思同月明。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名为《千里思》,由明代诗人李泽所作。诗中描绘了主人公远离家乡,身处千里之外的长安,内心深处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首句“长安一去五千里”,点明了主人公离开家乡的距离之远,同时也暗示了离乡背井的孤独与寂寞。接下来的“思心日夜如流水”,形象地表达了思念之情如同流水般源源不断,日夜不息,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煎熬与痛苦。

“寂寂鳞鸿沧海涯,依依桑梓斜阳里”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描绘了大海边的寂静与辽阔,另一方面则通过“依依桑梓斜阳里”的画面,强调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夕阳西下,与家人团聚的温馨场景在心中反复浮现,更加深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

“隔叶啼莺不可听,闭门芳草空复情”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莺鸟的啼鸣虽美,却让人心生哀愁,难以忍受;闭门独处时,满眼的芳草虽美,却徒增伤感,无法排遣。这两句以景衬情,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人生出处古来有,南北相思同月明”两句,诗人从个人的情感上升到了对人生的普遍思考。无论身处何方,无论南北,人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都是相通的,正如明月照亮了夜空,也照亮了人们的心灵。这两句既是对前文情感的总结,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

整体而言,这首《千里思》通过对远离家乡的游子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厚意以及对人生离合悲欢的深刻感悟,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1)

李泽(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谷亭闸登眺

客愁长在两眉边,惟有看山一莞然。

却怪故山看不见,愁眉还上闸河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病中强和东沙春官夏日诗(其一)

江乡暑气溽,心静自清虚。

草色门前径,榆阴屋外渠。

养生无异术,娱老有閒书。

羡彼沙头鸟,浮游日自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病中强和东沙春官夏日诗(其二)

欲觅广寒路,缘无万仞梯。

就凉凭竹牖,扶病涉花溪。

庭雀依人噪,桑鸠逐妇啼。

不冠兼不袜,长畏报轮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晓发绍兴城外

起踏船头览物华,尘踪一夜伴芦花。

鸡声催淡山头月,鸦阵啼红海面霞。

到岸喧声皆旅舶,隔桥烟火是渔家。

片云忽散萧萧雨,更掩蓬窗听煮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