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鸡峰山的壮丽景象与深邃内涵。诗人以“凌空矗立势干霄,截嶪数峰望外标”开篇,生动地勾勒出鸡峰山拔地而起、直插云霄的雄伟气势,以及其在远处的显著标志。接下来,“碧落无踪疑可近,青云有路应非遥”两句,通过想象与比喻,表达了对山巅的向往与探索精神,同时也暗示了通往山顶的道路虽遥远却并非不可触及。
“宝藏自昔平探取,财木于今任采樵”则进一步揭示了山中丰富的自然资源,既包括了古代以来人们探寻的宝贵财富,也指出了现代人可以自由采集的木材资源。这不仅展现了山林的自然之美,也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关系。
最后,“一切登时皆俯视,几回彳亍步崇椒”表达了站在山顶俯瞰一切的豪迈感,以及攀登过程中的艰难与坚持。整首诗通过对鸡峰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也蕴含了对人生追求、探索未知和克服困难的精神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