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其五)除夜立春

翦红情,裁绿意,花信上钗股。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有人添烛西窗,不眠侵晓,笑声转、新年莺语。

旧尊俎。玉纤曾擘黄柑,柔香系幽素。归梦湖边,还迷镜中路。可怜千点吴霜,寒销不尽,又相对、落梅如雨。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翻译

剪一朵红花,载着春意。精美的花和叶,带着融融春意,插在美人头上。斜阳迟迟落暮,好像要留下最后的时刻。窗下有人添上新油,点亮守岁的灯火,人们彻夜不眠,在笑语欢声中,共迎新春佳节。
回想旧日除夕的宴席,美人白暂的纤手曾亲自把黄桔切开。那温柔的芳香朦胧,至今仍留在我的心中。我渴望在梦境中回到湖边,那湖水如镜,使人留连忘返,我又迷失了路径,不知处所。可怜吴地白霜染发点点如星,仿佛春风也不能将寒霜消融,更何况斑斑发发对着落梅如雨雪飘零。

注释

花信:花信风的简称,犹言花期。
钗股:花上的枝权。
残日:指除岁。
侵晓:指天亮。
新年莺语:杜甫诗:“莺入新年语。

尊俎:古代盛酒肉的器具。
俎:砧板。
玉纤擘黄柑:玉纤,妇女手指;擘黄柑,剖分水果。
擘:分开,同“掰”。
幽素:幽美纯洁的心地。
镜中路:湖水如镜。
吴霜:指白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除夕之夜的温馨场景。开篇三句“剪红情,裁绿意,花信上钗股”写作者在这个特殊的夜晚里,通过剪裁红色的丝线和绿色布料来表达对新年的美好期待,而“花信上钗股”则是用鲜花作为装饰,预示着新的开始。紧接着,“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展现了作者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奈与珍惜,每当年除之际,人们总是不愿看到旧岁的消逝。

中间两句“有人添烛西窗, 不眠侵晓,笑声转、新年莺语”描绘了一幅温馨的家庭团聚图景。在这个不眠之夜,有人在西窗加上了蜡烛,以延长这难得的相聚时光。家人的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房间,预示着新年的到来和美好的祝愿。

“旧尊俎。玉纤曾擘黄柑,柔香系幽素”则是对过去美好记忆的回味。作者提到了旧时用过的酒杯,以及曾经细腻地剥开橘子,释放出的是淡雅而清新的气息。

最后两句“归梦湖边, 还迷镜中路。可怜千点吴霜,寒销不尽, 又相对、落梅如雨”则是对未来的憧憬与现实的交织。诗人在夜晚回归到湖边的家中,却又陷入了梦境,仿佛迷失在镜中的小路上。这一幕既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也透露出对新年未来的不确定感。而“可怜千点吴霜”则是对春天未至之际,那尚未融化的霜花的同情,它们在寒冷中顽固不去,像是时间的象征,既美丽又令人感伤。落梅如雨,则是对即将到来的新年的期许与祝福。

收录诗词(342)

吴文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又号觉翁。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 字:君特
  • 号:梦窗
  • 籍贯:四明(今浙江宁波)
  • 生卒年:约1200~1260

相关古诗词

秋思耗.夹钟商荷塘为括苍名姝求赋其听雨小阁

堆枕香鬟侧。骤夜声、偏称画屏秋色。

风碎串珠,润侵歌板,愁压眉窄。

动罗箑清商,寸心低诉叙怨抑。映梦窗,零乱碧。

待涨绿春深,落花香泛,料有断红流处,暗题相忆。

欢酌。檐花细滴。送故人、粉黛重饰。漏侵琼瑟。

丁东敲断,弄晴月白。

怕一曲、霓裳未终,催去骖凤翼。叹谢客、犹未识。

漫瘦却东阳,灯前无梦到得。路隔重云雁北。

形式: 词牌: 秋思耗

秋蕊香(其一)和吴见山落桂

宝月惊尘堕晓。愁锁空枝斜照。古苔几点露萤小。

销减秋光旋少。佩丸尚忆春酥袅。故人老。

断香忍和泪痕扫。魂返东篱梦窅。

形式: 词牌: 秋蕊香

秋蕊香(其二)七夕

懒浴新凉睡早。雪靥酒红微笑。倚楼起把绣针小。月冷波光梦觉。

怕闻井叶西风到。恨多少。粉河不语堕秋晓。云雨人间未了。

形式: 词牌: 秋蕊香

绕佛阁(其一)黄钟商与沉野逸东皋天街卢楼追凉小饮

夜空似水,横汉静立,银浪声杳。瑶镜奁小。

素娥乍起、楼心弄孤照。絮云未巧。

梧韵露井,偏借秋早。晴暗多少。

怕教彻胆,蟾光见怀抱。

浪迹尚为客,恨满长安千古道。

还记暗萤、穿帘街语悄。叹步影归来,人鬓花老。

紫箫天渺。又露饮风前,凉坠轻帽。

酒杯空、数星横晓。

形式: 词牌: 绕佛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