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祁顺所作的《试院作》,描绘了科举考场中选拔人才的场景,充满了对公正选拔和培养人才的期待与赞美。
首句“三年一度选儒生”,点明了科举考试的周期性,以及其作为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接着“愿拔真才佐太平”表达了对真正人才的渴望,希望他们能为国家的繁荣稳定贡献力量。
“满座图书消白昼,半窗灯火伴残更”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考生们不分昼夜、埋头苦读的情景,图书与灯火成为他们追求知识、实现理想的伴侣。
“云霄有路吹嘘近,衡鉴无私去取精”则寓意着通过科举考试,优秀的人才能够接近权力与地位,而公正的选拔机制则是确保这一过程公平的关键。
最后,“闲把唱酬追往事,不妨重比五星明”两句,以轻松的口吻回顾了过去的时光,表达了对过去努力与成就的怀念,并暗示未来仍充满希望,如同繁星般明亮。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古代科举制度下人才选拔的庄严与神圣,也体现了对教育和人才培育的重视,以及对公正、公平选拔机制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