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宗皇帝挽章四首(其四)

精一心传后,功隆道固存。

徐乘仙驭去,往俪玉皇尊。

典诰无遗意,臣民有断魂。

嵩灵弓剑望,愁雾惨中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专心致志传承后世,功业显赫道义永存。
慢慢地乘坐仙驾离去,前往陪伴玉皇大帝。
经典法典没有遗漏深意,臣民百姓为之悲痛断肠。
嵩山神灵期待着弓箭,哀愁的迷雾笼罩着中原大地。

注释

精一:专心致志。
心传:精神和智慧的传承。
后:后世。
功隆:功业显赫。
道固:道义永存。
徐:慢慢地。
乘:乘坐。
仙驭:仙人的车驾。
去:离去。
俪:伴随。
玉皇尊:玉皇大帝。
典诰:经典法典。
遗意:遗漏的深意。
臣民:臣子和百姓。
断魂:悲痛断肠。
嵩灵:嵩山神灵。
弓剑望:期待着弓箭。
愁雾:哀愁的迷雾。
惨:凄惨。
中原:中原大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造为高宗皇帝所作的挽章之一,表达了对逝者的敬仰和哀悼之情。首句“精一心传后”赞扬了高宗皇帝的精神传承,他以坚定的意志影响后人。次句“功隆道固存”肯定了他在位期间的丰功伟绩和稳固的治国之道。

“徐乘仙驭去,往俪玉皇尊”运用了神话色彩,描述高宗皇帝平静地离开尘世,升天与玉皇上帝相伴,暗示其高尚的品质和神圣的地位。接下来,“典诰无遗意”表达了对皇帝遗志的尊重,认为他的教诲和法规都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最后一句“臣民有断魂”,描绘了臣民们因皇帝去世而悲痛欲绝的情感,展现了人民对他的深厚感情。结尾“嵩灵弓剑望,愁雾惨中原”则通过描绘嵩山(象征皇陵)上空弥漫的哀愁之雾,形象地传达出整个中原地区的哀悼氛围,渲染了挽歌的悲凉气氛。

总的来说,这首诗在追思中寓含敬仰,情感深沉,展现了对已故君主的崇高评价和哀悼之情。

收录诗词(2048)

陈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高宗皇帝挽章四首(其三)

天地重开辟,华夷赴指挥。

群生欣按堵,三纪仰垂衣。

凤历虽无极,龙楼忽告违。

广成谭道处,千古想骖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高宗皇帝挽章四首(其二)

措俗皇风粹,怡神象帝先。

宝图传圣嗣,金阙觐群仙。

典训昭如日,华夷痛所天。

衣冠游历地,一一泪河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高宗皇帝挽章四首(其一)

雨露均皇泽,丹青焕帝猷。

恢图自天运,授圣与神谋。

方眕脩龄梦,俄偕造物游。

姑山馀四子,不复候琼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偕章宰劝农房山(其一)

登临一拟豁心胸,著我松窗竹屋中。

宛是官曹缚雕虎,不容尘眼到飞鸿。

绵延天际应平碧,孤负林梢抹嫩红。

俛仰去年舒啸地,解衣聊复近熏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