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九重端拱不时巡,宣室斋心礼百神。
奠璧沉牛唯遣使,东封西祀肯劳民。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在深宫中专注于祭祀活动,而非频繁出巡,他在宣室(殿堂)内虔诚地礼拜众多神祇。对于重要的宗教仪式,如沉璧和杀牛祭祀,都委派使者代为执行,以示尊重而不扰民。诗中体现了对国家礼仪的重视以及对百姓休养生息的考量。整体上,它反映了元代宫廷文化中的一种敬神与治国的平衡态度。
不详
泰定元年(1324)进士,授秘书监校书即,改翰林编修。后至元三年(1337)累官监察御史,出佥山南宪,改西台都事,入为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擢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赠范阳郡侯,谥文清。著有《燕石集》。延佑中,挟其所作诗歌,从其兄本(字诚夫)入京师,受到元明善、张养浩、蔡文渊、王士熙方等学者的慰荐。至治元年(1321),兄诚夫登进士第一,后三年(1324)显夫亦擢第,出于曹元用、虞集、孛术鲁翀之门,时士论荣之
锦衣玉节照皇都,紫陌春风拂传车。
行役不须愁万里,过家能似汉相如。
开门景物苦无涯,柳拂青丝杏衬霞。
酝藉仙郎谁得似,官曹常对紫薇花。
春闺无事不闻鸡,睡起朝阳树影西。
尽道陌头寒食好,卖花声里有莺啼。
赤阑桥瞰花溪过,白板扉临柳岸开。
最好苑墙东畔路,可人何事不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