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夜归有作示王觉民二首(其二)

江上秋来忆少牢,龟肠尤觉病诗饕。

调和索似三分酱,澒洞看如八斗糟。

水怪重增风势恶,湘灵难禁雁声高。

何当一雨洗烟月,为放清光归我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翻译

秋天来到江面,让我想起了过去的时光,尤其是那少牢的宴席,仿佛我的诗才更加渴望
调和的味道就像三分酱那么浓郁,眼前景象如同八斗酒糟般浩渺
水中的怪物似乎因风势增强而更加活跃,湘水女神也无法抵挡高亢的雁鸣
何时能有一场大雨洗净这烟雾和月色,让清澈的光芒回归我们这些欣赏者

注释

江上:江面上。
秋来:秋季来临。
忆:回忆。
少牢:古代祭祀时用的牲畜,这里指美好的宴席。
龟肠:比喻诗人的胃口。
病诗饕:形容诗兴大发。
调和:味道调和。
索似:犹如。
三分酱:形容味道浓厚。
澒洞:广大无边。
八斗糟:形容海量的酒。
水怪:神话中的水生生物。
风势恶:风力加强。
湘灵:湘水女神。
难禁:难以抵挡。
雁声高:雁鸣声高亢。
何当:何时能够。
一雨:一场大雨。
洗烟月:洗净天空的烟雾和月色。
清光:清澈的光芒。
归我曹:回归给我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天江上的凄凉情怀和对往事的回忆。"龟肠尤觉病诗饕"一句,通过比喻手法,将自己内心的不平静与龟肠相似,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的忧愁和文思泉涌但不得志的情绪。

接下来的两句"调和索似三分酱,澒洞看如八斗糟"则是通过对比,将自己所处的环境与酱和糟相提,以此来形容周围环境的荒凉与自己的心境之苦涩。这里的"调和索"指的是江水,而"澒洞"则是山洞,通过这两者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感受。

"水怪重增风势恶,湘灵难禁雁声高"一句,则是形容秋天的气候变化,江水因风而变得更加汹涌不宁,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不安与恐惧。"雁声高"更增加了一种离别愁绪。

最后两句"何当一雨洗烟月,为放清光归我曹"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美好天气的期待,希望有一场雨能够洗净一切,让心灵得到净化和平静。这里的"我曹"是指作者自己,表明了诗人的自叙性。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在秋天江上所体验到的孤独、忧郁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收录诗词(1042)

王之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籍贯:庐州濡须

相关古诗词

田间夜归有作示王觉民二首(其一)

风云踪迹付扁舟,水竹生涯寄一丘。

世故举同鸡抱鸭,物情无怪马生牛。

百年半向愁中老,万事常从酒到休。

莫爱得官轻得句,争如饱食对吟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示隐静恭老

游山何敢避泥涂,恰值催花夜雨馀。

杯渡已知无用楫,马行今信不更车。

数声幽鸟过庭际,一派飞泉赴壑初。

正欲寻师问心法,却惊行色逼钟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立春小酌呈诸兄

共喜春随晓色来,东郊欢踊赛牛回。

破寒青转芜菁叶,抵日红抽芍药荄。

岁换未劳惊我壮,酒封聊复为君开。

上林不负迁乔约,百蛰同惊此夜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立春日雪和赵端质韵

春寒有信不踰期,肯为衰颜独见欺。

白雪已输梅斗早,绿樽尤与火相宜。

撷来野蔌和萱草,分得江鱼贯柳枝。

刺史忧民民共乐,赛牛归去竞褰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