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挽联

臣死国,妻妾死臣,谁曰不宜,最堪悲老母九旬,娇女七龄,耄稚虽全,未免致伤慈孝治;

我杀人,王公杀我,去复何憾,所自愧奉君廿载,历官三省,涓埃无补,空嗟有负圣明心。

形式: 对联

鉴赏

此挽联深含悲壮与自责之情,是晚清官员毓贤对自己一生功过及未能尽孝的感慨。上联“臣死国,妻妾死臣,谁曰不宜”表达了为国捐躯的壮志与牺牲精神,即便妻妾随之殉难,也无怨无悔。然而,“最堪悲老母九旬,娇女七龄”,面对年迈的母亲和幼小的女儿,无法尽孝的遗憾成为最深切的悲哀。

下联“我杀人,王公杀我,去复何憾”则展现了复杂的人际关系与权力斗争。作为官员,他既曾杀人,也被他人所杀,对于这些生死之事,已无遗憾可言。但“所自愧奉君廿载,历官三省,涓埃无补,空嗟有负圣明心”中,他为自己二十多年的仕途生涯,虽然历经三省要职,却未能对国家有所贡献,辜负了君主的信任而深感愧疚。

整联通过对比个人情感与政治责任,展现了在权力与道德、牺牲与遗憾之间的挣扎与反思,体现了中国传统士大夫对家国情怀的深刻理解与自我拷问。

收录诗词(1)

毓贤(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陈化成联

昔时未读五车书,雅量清心,温如玉,冷如冰,是大将实是大儒,使天下讲道论文人愧死;

此日竟成千载业,忠肝义胆,重于山,坚于石,忘吾身不忘吾主,任世间寡廉鲜耻辈偷生。

形式: 对联

杨妃祠联

龙武军变起仓皇,毕竟蛾眉能殉国;

蚕丛道尘飞散漫,谁将鸳锦赋招魂。

形式: 对联

挽刘玉堂等联

赵人之悼廉颇,为闻鼙鼓;

孔子不殇汪踦,曰执干戈。

形式: 对联

挽郭嵩焘联

订交十载余,尺鳞通咏,思思斟酌,难得与我同心,和韵不辞重复叠;

昨夜三更侯,服鸟来园,过过连声,竟是报公归去,骑箕仍领旧仙班。

形式: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