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陈倅二首(其一)

梦幻有贵贱,譬如绵与芦。

美恶俱一暖,未易相贤愚。

我少怀毛发,倦禅辄逃儒。

投老加冠巾,舞笏师道吾。

世事几时毕,云山何处无。

何为聚落中,滞留如贾胡。

溪声替说法,聚石为讲徒。

拊手笑远志,甘为小草乎。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以梦幻与现实的对比开篇,指出美与恶在实用价值上并无显著差异,以此引出对人生价值和追求的思考。诗人年轻时曾怀抱理想,后因厌倦禅宗而转向儒家,晚年则更加注重道德修养。他感叹世事无常,云山缥缈,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却无奈地留在世俗之中,如同商人一般滞留不前。

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如将人生比作梦幻,既有贵贱之分,又有美恶之别,但最终都归于平凡的温暖。同时,诗人通过自述经历,展现了从追求理想到回归现实的心路历程,以及对道德实践的执着。最后,诗人以溪声和聚石象征佛法的自然流露和道德的集体实践,同时以远志和小草的对比,表达了对坚守自我、甘于平凡的肯定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人生价值、社会角色和个人追求的复杂思考,体现了作者在传统与现代、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求平衡的努力。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次韵陈倅二首(其二)

霜清已高揭,水清见游鱼。

橘洲颓晚照,属玉行烱如。

我穷世不要,老并湘江居。

君独念故旧,时时容借书。

我亦循陈迹,驱莽如磨驴。

诗成辄自省,壁月挂清虚。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余游侯伯寿思儒之间久矣而未识季长昨日见之夜归作此寄之

公家兄弟俱秀杰,人言不减河东薛。

凤皇鸑鷟虽见之,闻有鹓雏更超绝。

周郎坐中见新作,天葩奇芬众口愕。

君看气焰遮缙绅,想见精神映台阁。

我穷岁晚犹奔走,小邑那知有邂后。

堂堂合置明光宫,簿书堆中不宜有。

功名偶然耳是寄,故应随流坎而止。

且置袖中批诰手,下帘弦歌聊尔耳。

此诗摹写见标格,晴湖无风照春色。

沧海遗珠果见之,邵阳他日如彭泽。

形式: 古风

季长见和甚工复韵答之

翰墨场中见奇杰,行书半杂欧与薛。

此诗押韵如射雕,应弦而落人惊绝。

词惟达意非有作,公虽不怪傍人愕。

嗟余平生事苦吟,吟笔今真为公阁。

涣然成文自湍走,如水与风初邂后。

颀然绿发映华裾,人间此客何从有。

我诵此生真一寄,禅林枝稳容栖止。

敢将丑恶酬绝倡,狗尾续貂堪笑耳。

坡谷渊源有风格,光芒万丈馀五色。

吾闻龙蛇所由生,必也深山并大泽。

形式: 古风

季长赏梅使侍儿歌作诗因次韵

年来槁项皤须发,世眼憎嫌遭栈绝。

君独照人如冰轮,洗尽宿云寒皎洁。

今日层楼空独倚,天高衮衮飞鸿灭。

掉头哦此赏梅诗,如对北窗香喷雪。

爱君语妙蜕尘埃,道骨自能逃岁月。

玉儿岂是解清唱,想见笑中呵手折。

嗅看应作小颦娇,关心不与年时别。

一欢纷然云雨散,落英满地蛙声歇。

可怜城郭都不知,新诗一出人争说。

和羹他日愿如君,长红袅花歌寿阕。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