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赵彦徵画

玉堂学士之孙子,文雅风流世无比。

沤波亭上客阑时,戏写吴兴好山水。

远山疑是弁山青,近山金盖与云平。

两峰翠峙势如削,中有滉瀁双溪清。

溪上村村桑柘绿,桥下修林覆茅屋。

春风酒熟鸡豚肥,野老过从少拘束。

迩来风尘十载馀,可怜乐土皆邱墟。

只今独有苕溪上,有水有山如此图。

吾生颇识山林趣,按图拟问田园计。

何时长啸来山中,与君放旷人间世。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由元代诗人朱斌所作,题为《题赵彦徵画》,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画中人物的风雅与自然景色的壮丽。

首句“玉堂学士之孙子,文雅风流世无比”,开篇即赞美了画中人物的非凡才情与高雅气质,仿佛是古代文人墨客的化身,其风度翩翩,才华横溢,令人敬仰。

接着,“沤波亭上客阑时,戏写吴兴好山水”两句,点明了画作的主题——吴兴的山水风光。沤波亭作为观景之所,客人在此欣赏美景,灵感涌现,挥毫泼墨,将眼前的山水之美定格于画布之上。

“远山疑是弁山青,近山金盖与云平”描绘了远近山峦的壮丽景象,远山如弁山般青翠欲滴,近处的山峰则与白云相接,形成一幅层次分明、气势磅礴的画面。

“两峰翠峙势如削,中有滉瀁双溪清”进一步展示了山间的双溪,两座山峰如同被削成的翠壁,中间流淌着清澈的溪水,波光粼粼,美不胜收。

“溪上村村桑柘绿,桥下修林覆茅屋”描绘了溪边村落的宁静与和谐,绿树环绕,茅屋掩映,一派田园风光。

“春风酒熟鸡豚肥,野老过从少拘束”则通过春日里村民饮酒、鸡豚肥美的场景,表现了乡村生活的淳朴与自在。

然而,接下来的“迩来风尘十载馀,可怜乐土皆邱墟”两句,似乎透露出一丝哀愁与感慨,描述了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的美好之地如今已成荒凉之境,表达了对时光易逝、世事无常的无奈与惋惜。

最后,“只今独有苕溪上,有水有山如此图”强调了在这样的变迁中,只有苕溪上的山水依旧如画,给人以慰藉与希望。

“吾生颇识山林趣,按图拟问田园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田园生活的憧憬。

“何时长啸来山中,与君放旷人间世”则是诗人对与画中人物共游山林、放浪形骸于世间的渴望,寄寓了对自由与自然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画中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3)

朱斌(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至正十三年乡贡

  • 字:文质
  • 籍贯:吴江

相关古诗词

陈知州子侍父归赋此以赠

白日上汉皋,落叶鸣萧萧。

之子远行迈,相送城南桥。

桥头凉风动疏柳,车盖摇摇赴京口。

而翁太守予交久,惜别青山入樽酒。

黄花未放秋不知,雁影空江暮回首。

后夜相思山月明,湛卢神剑蛟龙吼。

形式: 古风

送南康先生

眼底读书犹贯鱼,谈经不穷照乘珠,有时光采生海隅。

龙驹自是日千里,汗血分槽五花起,欲逢伯乐鸣未已。

归舟行处滫瀡香,明镜无尘秋荐凉,五老相迎何苍苍。

形式: 古风

独马图

西域之西生良马,丹青何年入图画。

良工不必问谁何,只此毫锋便潇洒。

肉騣汗血形如龙,权奇肯与驽骀同。

迥然独立生长风,自信不受金羁笼。

老骥犹能志千里,况此昂头渴乌势。

圣朝捐金市骏骨,宜向天闲骖六辔。

形式: 古风

绿云洞

海村古洞云连雾,洞门春晓松花雨。

寒绿风生玉兔房,团光露湿金鸡树。

隔林鸟声无处寻,空堂荅响如敲金。

绿云仙人解招隐,我欲避世投冠簪。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