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暮同敬亭贻谋泛月(其二)

树色溟濛绿几行,临河亭子水南庄。

荒祠古墓鸦风晚,半夜水声啮坏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夜泛舟的宁静画面,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自然的韵律。

首句“树色溟濛绿几行”,以“树色”开篇,点明了环境的背景,通过“溟濛”二字,形象地描绘出春夜中树木在微光下的朦胧景象,绿色的树影在夜幕中若隐若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神秘的氛围。

接着,“临河亭子水南庄”,进一步展开画面,将读者引入一个靠近河流的亭子旁,位于水南的村庄之中。这样的场景,既展现了自然风光的美丽,也暗示了人物活动的空间,为后续的情感抒发奠定了基础。

“荒祠古墓鸦风晚”,笔锋一转,描绘了一个更为幽静肃穆的场景。荒废的祠堂和古老的墓地,在晚风中显得格外寂寥,乌鸦的叫声更添了几分凄凉。这一句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还通过自然界的元素,巧妙地传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最后,“半夜水声啮坏塘”,将视角拉回到水面,夜晚的水声似乎在轻轻地啃噬着破败的池塘。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引发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春夜泛舟场景,同时借助自然景观的变化,表达了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珍惜。

收录诗词(234)

敦敏(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春暮同敬亭贻谋泛月(其三)

流水无人古渡头,大家争取小渔舟。

月光波色明于镜,欲把閒身托野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春暮同敬亭贻谋泛月(其四)

微波潋滟月玲珑,深夜迎人擘柳风。

重酌残杯回船尾,一篙遥指小桥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春日偕敬亭贻谋载酒游道院用少陵题张氏隐居韵即题其壁上

东风野外几探求,曲径遥寻道院幽。

松影石坛深古洞,竹烟丹灶小林邱。

平台花阁宜豪饮,斜日钟声感旧游。

咫尺蓬莱绝尘俗,此身莫漫问仙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怀易堂次敬亭韵(其一)

书剑今何处,翻怜作客时。

探奇遇废寺,吊古访遗碑。

水阔孤帆远,春寒旅雁迟。

顿教离别意,往事倍堪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