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连环.丁巳闰六月初七夜为牛女解嘲,和悔堂、远春两弟作

寂寥亭榭。正桐阴敛碧,月钩低挂。

算好景、已届仙期,奈缘阻新秋,闺逢长夏。

数隔三旬,未许鹊桥先驾。

盼纤云四卷,耿耿银河,素影斜泻。频催漏声几下。

想天孙此际,离情难写。

为寄语、莫漫萦愁,譬青女姮娥,一生常寡。

小别无多,又奚必、织停梳罢。

惹人间、画楼数处,纳凉夜话。

形式: 词牌: 解连环

鉴赏

这首清代词作《解连环·丁巳闰六月初七夜为牛女解嘲》是张玉珍所作,以牛郎织女的传说为背景,表达了对牛女相思之情的独特见解。词中通过描绘寂寥的亭榭、桐阴低垂的月钩,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暗示了牛郎织女的分离之苦。"算好景、已届仙期"暗指七夕佳节,然而却被闰月阻隔,使得他们难以相见,如同闺中女子度过漫长的夏季。

词人运用"数隔三旬,未许鹊桥先驾"的意象,强调了牛郎织女的期待与无奈。接着,他借"耿耿银河,素影斜泻"描绘银河璀璨,表达对二人无法相聚的深深同情。"频催漏声几下"则通过时间的流逝,进一步渲染了相思之情的急切。

在情感表达上,词人劝慰织女不必过于忧愁,因为即使如青女、姮娥这样的仙女,也并非永远孤独。"小别无多,又奚必、织停梳罢",他认为短暂的分离并无大碍,不必过于沉浸于哀愁之中。最后,词人想象人间画楼中的人们也在夜晚纳凉谈心,以此传达出人间也有温情和欢乐,为牛女的相思增添了一丝宽慰。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牛女传说为载体,既展现了牛郎织女的深情厚意,又融入了人间的情感共鸣,体现了词人的同情与理解。

收录诗词(115)

张玉珍(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疏影.咏梅。用白石韵

玲珑碎玉。忆罗浮旧梦,那回初宿。

谁是朋俦,除了寒松,应添几个修竹。

姗姗遥倚东风里,春只在、溪南溪北。

正嫩寒、纸阁无聊,合伴个侬幽独。

还恐濛濛细雨,枝头吹遍也,装点新绿。

欲寄相思,何处寻踪。记取雪深茅屋。

晶帘乍卷瑶台静,更三弄、素琴清曲。

把生绡、淡写芳姿,但觉暗香盈幅。

形式: 词牌: 疏影

沁园春.咏七字

北斗阑干,猜是银河,三更四更。

记凉瓜食候,兰期空误,巧针穿处,弦月将生。

里数山塘,贤留竹坞,若个才华展步成。

无聊赖、学卢仝茶癖,风味偏清。画楼十二春晴。

算五处、闲扃懒未登。

爱宝钗徐整,闲情脉脉,琴弦低拨,幽韵冷冷。

扶下香车,织残襄锦,六一炉萦碧篆轻。

于中意,赋词人秦柳,写倚新声。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迈陂塘.壬子二月,舟次姑苏欲游未果,即事有作

听咿哑、柔波打桨,东风吹放孤艇。

笙歌七里山塘路,谁向红楼斜凭。浑不定。

爱鬓影钗光,帘捲交相映。闲情重省。

叹磨剑池荒,采莲人去,剩有月华冷。

清游地,偏奈归心愁迸。渡头夕照催暝。

此来偷被莺花笑,笑我花时常病。怜好景。

总收拾诗囊,却也饶清兴。前期遥订。

怕春色三分,柳丝千缕,飞絮糁香径。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金缕曲.余自遭变以来,久抛笔砚,春光过半,肠断泪流,无可自解,聊寄长调以写悲怀

小院春寒冽。又无端、过了清明,断肠时节。

剪纸招魂招不得,路黑关山影灭。

但只有、愁心凝结。

五载离情空缱绻,苦而今、踪迹成鸿雪。

歌宛转,复呜咽。林中杜宇应啼血。

看天边、月缺犹圆,几曾长缺。

命薄蛾眉千古恨,旧事何堪重说。

化梦里、双飞胡蝶。

一霎光阴如露电,愿黄泉、碧落休言别。

生已负,死同穴。

形式: 词牌: 贺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