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蒋之奇在芜湖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与历史遗迹的赞美之情。
首联“除地诛茅悬左偏,三山一碧正当前”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片清幽的景象,诗人选择了一处远离尘嚣的隐逸之地,四周被翠绿的山峦环绕,一片宁静祥和的氛围扑面而来。
颔联“舍人为写湖阴曲,禅伯请题城上篇”则展现了诗人与周围人物的和谐关系。舍人(官职名)为他创作了关于湖边景色的曲子,而禅师则请求为城上的篇章题字,这种艺术与宗教的交融,使得整个场景更加丰富多元。
颈联“帐下劲兵缠象魏,枥中飞骑控巴滇”转而描绘了一幅军事与地理的壮丽画卷。帐下是训练有素的士兵,他们围绕着象征权力的象魏(古代宫殿前的标志物),显示出军队的威严;而马厩中的骏马,似乎随时准备驰骋于巴滇(泛指云南地区)的广阔疆域,预示着力量与远征的可能。
尾联“至今庭竹根延蔓,尚想当时七宝鞭”则将思绪拉回,诗人想象着庭院中竹子的根部蔓延生长,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同时,他心中仍回响着那七宝鞭的声音,这鞭声可能是某种象征,代表着过去辉煌的岁月或是某种精神的传承。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人文交流的欣赏以及对历史记忆的追思,是一幅融合了自然、艺术与历史的生动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