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百事无能一老夫,十年江上把犁锄。
西庄南亩时来往,常得青山在坐隅。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农夫的生活状态与心境。诗中的“百事无能一老夫”,透露出一种岁月沧桑后的平静与无奈,同时也蕴含着对过往经历的回顾与总结。“十年江上把犁锄”则生动展现了这位老农夫在江畔辛勤耕作的场景,时间跨度之长,既体现了生活的艰辛,也彰显了他对土地的深厚情感和对劳动的尊重。
“西庄南亩时来往,常得青山在坐隅”这两句更是诗中的点睛之笔,不仅描绘了老农夫在西庄与南亩间穿梭劳作的情景,更通过“常得青山在坐隅”的描述,赋予了日常劳作以诗意的美感,表达了老农夫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生活态度,以及对美好景色的欣赏与珍惜。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田园牧歌式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恬淡与满足。
不详
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青山于我岂无因,到处抬头便见亲。
时更一班逢好句,玄晖端恐是前身。
坐啸宣城迹已赊,青山今日属寒家。
多情宾客门如市,不独风流解染花。
数亩田荒积渐耕,常忧坝损害垂成。
传闻赵魏推盟主,便觉如云照眼明。
水已平堤柳已线,洞房犹记锁婵娟。
彩云易散春常在,啼鸟留人尚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