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澎湖文石歌》由清代诗人钱琦所作,描绘了澎湖文石的壮丽与神秘。诗中以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文石的自然之美与历史之深。
“茫茫元气虚空鼓,长皮汗漫蛟鼍舞。” 开篇即以广阔的天地为背景,将文石置于宇宙的宏大之中,仿佛它是由天地间的力量孕育而成,蛟龙在其中起舞,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忽然蓬莱失左股,幻结澎湖拥仙府。” 这两句将文石比作蓬莱仙岛的一部分,失去了其原有的位置,却在澎湖形成了一个神秘的仙境,暗示文石具有超凡脱俗的特性。
“秀灵磅礴孕扶舆,沧桑阅历成今古。” 描述文石蕴含着自然界的精华与力量,经历了无数岁月的变迁,见证了历史的更迭。
“遂有宝气磨青苍,知是奎星堕沙渚。” 通过奎星的传说,进一步强调文石的珍贵与非凡,如同天降之宝,落入人间。
“雷电追取敕神丁,冰雪雕锼运鬼斧。” 这两句描绘了文石的形成过程,需要自然界的神力与鬼斧神工,形象地展示了其形成的艰难与独特。
“合则成璧分如圭,员或应规方就矩。” 文石的形态多样,有的如璧,有的如圭,形状各异,规则分明,体现了其独特的美学价值。
“藓斑隐跃渍璘璘,螺文屈曲旋楚楚。” 描述文石表面的自然痕迹,如同藓苔的点缀与螺纹的旋转,增添了其自然之美。
“或如端溪鸲鹆眼,或如炎州翡翠羽。” 进一步将文石的形态与自然界中的其他美丽事物相比较,如端溪的鸲鹆眼,炎州的翡翠羽,更加突出了文石的珍贵与独特。
“苍然古色露精坚,秀绝清姿工媚妩。” 最后两句总结了文石的外观特征,既有古朴的色泽,又有精细的质地,同时展现出其优雅的姿态与迷人的魅力。
整首诗通过对澎湖文石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也蕴含了对历史与文化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哲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