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古诗凡十四首(其八)

姬辙既已东,王纲日陵替。

蛮夷遂猾夏,诸侯亦专制。

虽称葵丘盛,区区假仁义。

大哉春秋笔,斧钺严可畏。

是非予夺间,立法垂万世。

孰云吾道穷,经成感麟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五言古诗反映了明代诗人李昱对于历史变迁和社会道德的深刻洞察。诗中以"姬辙既已东"起笔,暗指周朝东迁,象征着中央权威的衰落。接下来描述了蛮夷势力崛起,诸侯割据的局面,暗示了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

诗人指出,尽管表面上葵丘之盟看似盛大,但实质上诸侯间的争斗只是借助仁义的名义,缺乏真正的秩序和正义。他强调了《春秋》这部史书的深远影响,通过公正的评判和严格的记载,对后世立法产生了深远的教诲意义。

最后两句"孰云吾道穷,经成感麟至",表达了诗人对于儒家之道并未穷尽的信心,他认为只要坚守道义,就像《春秋》的完成引来麒麟这样的吉祥象征,终将得到回应和认可。整首诗寓含了对历史教训的反思和对道德理想的坚守。

收录诗词(483)

李昱(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五言古诗凡十四首(其九)

揖逊称唐虞,征诛尚汤武。

煌煌帝王德,简册传千古。

云胡巢与由,万乘弃如土。

采薇首阳巅,夷齐独何苦。

周衰逮彊秦,并吞猛于虎。

驱民赴兵戈,白首填草莽。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五言古诗凡十四首(其十)

江都游未返,豺虎方斗萦。

堂堂龙凤姿,举义扬旗旌。

擒充戳建德,铣举不日平。

功高即帝位,贞观蜚英声。

惜乎晋阳谋,兼受突厥盟。

婚风既相踵,敌马来纵横。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五言古诗凡十四首(其十一)

子云不晓事,老厌居执戟。

法言仿论语,太玄拟周易。

美新无乃佞,意谓伸蠖尺。

投阁身致危,于道竟何益。

何如渊明翁,敝屣弃彭泽。

浩歌归去来,南山耸秋碧。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五言古诗凡十四首(其十二)

白水奋炎祚,赤符应天休。

云台二十四,烜赫皆封侯。

富春有故人,物色来羊裘。

翩然不受爵,独钓沧江流。

元功布衣妇,所进多嘉猷。

伊谁秉史笔,类与隐者侔。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