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迁莺

早梅天气,正绣户乍启,琼筵才展。

鹊渡河桥,云游巫峡,溪泛碧桃花片。

翠娥侍女来报,莲步已离仙苑。

待残漏,鸳帐深处,同心双绾。欢宴。

当此际,红烛影中,檀麝飘香篆。

掷果风流,谪仙才调,佳婿想应堪羡。

少年俊雅狂荡,蓦有人言拘管。

镇携手,向花前月下,重门深院。

形式: 词牌: 喜迁莺

翻译

早春时节,恰如绣房刚刚打开,华美的宴席刚刚铺展。
喜鹊飞过河桥,云雾缭绕的巫峡,溪水中漂浮着片片碧桃花瓣。
绿衣侍女前来报信,轻盈的脚步已远离仙家园林。
等待夜深,鸳鸯锦被内,两人同心相扣,共度良宵。
此刻,红烛照耀下,檀香和麝香弥漫,篆刻着爱意。
他风流潇洒,才情出众,想必是众人心中的佳婿。
年轻时的他英俊狂放,忽然间被约束了言辞。
始终手牵手,漫步花前月下,走过重重深宅大院。

注释

早梅:早春的梅花。
绣户:装饰华丽的窗户。
琼筵:美酒佳肴的盛宴。
鹊渡:喜鹊飞过。
莲步:形容女子轻盈的步伐。
残漏:夜深时分。
鸳帐:鸳鸯锦被。
欢宴:欢乐的宴会。
红烛:红色的蜡烛。
檀麝:檀香和麝香。
掷果:古代贵族子弟投掷水果以示风流。
谪仙:指李白,因其诗才被赞誉为‘谪仙人’。
少年俊雅:年轻的才子。
拘管:约束管理。
携手:手牵手。
花前月下:浪漫的场景。
重门深院:深宅大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宴会的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欢乐。开篇“早梅天气”表明时节已到梅花开放的季节,接着“正绣户乍启,琼筵才展”则写出主人刚刚打开华丽的门扉,摆放着精致的席子,为宴会做准备。接下来的“鹊渡河桥,云游巫峡,溪泛碧桃花片”描绘了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观:黑色的喜鹊在河桥上飞过,云雾缭绕中有人在著名的巫山游历,而溪水中漂浮着碧桃的花瓣。

诗人随后转向宴会的盛况:“翠娥侍女来报,莲步已离仙苑。待残漏,鸳帐深处,同心双绾。”这里的“翠娥”可能指的是美丽的侍女,而“莲步已离仙苑”则暗示宴会即将开始,“待残漏”意味着时间已经不早,而“鸳帐深处,同心双绾”则写出了宾客们在华丽的帷幕内外共同享受美好时光。

接着是对宴会气氛的进一步描绘:“欢宴。 当此际,红烛影中,檀麝飘香篆。”“欢宴”二字生动地表达了宴会的热闹与喜悦,而“当此际”则指向宴会正在进行中的瞬间,红色的蜡烛在空中投射出温暖的光影,檀木和麝香混合的香气从精致的篆中飘散。

诗人继续写道:“掷果风流,谪仙才调,佳婿想应堪羡。”这里的“掷果”可能是宴会上的一种游戏或活动,而“谪仙才调”则形容宾客们在宴会上的轻松愉快,甚至有如仙人般的自在,“佳婿想应堪羡”则表达了对这种美好时光和佳偶伴侣的向往。

最后几句:“少年俊雅狂荡,蓦有人言拘管。镇携手,向花前月下,重门深院。”诗人以“少年俊雅狂荡”形容宴会上的年轻宾客,他们或许因为酒意或是欢乐而有些放肆,而“蓦有人言拘管”则暗示可能有人对这种行为提出批评,但诗中并未深入探讨。紧接着的“镇携手,向花前月下,重门深院”描绘了一幅温馨的画面:宾客们携手,在花丛与明月之下,徜徉于深邃的庭院中。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和宴会氛围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充满美好与欢乐的春日场景。

收录诗词(2075)

无名氏(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喜迁莺(其四)

一阳初起。渐庾岭梅雪,才苞香蕊。

品格清高,姿容闲雅,别受化工深意。

放开独占严景,不使混同凡卉。微雨霁。

似玉容寂寞,无言有泪。难比。

凝素态,不共艳阳,桃杏争妍丽。

疑是佳人,巧捻香酥,枝上玉纤轻缀。

前村可惜无赏,好近天庭阶砌。

成实后,有调和鼎鼐,一般滋味。

形式: 词牌: 喜迁莺

喜迁莺.贺生双子

物中双美。惟邺县双凫,禹门双鲤。

太华双莲,蓝田双璧,剑丰城而已。

争是一门双秀,又是一朝双喜。

人总道,机云双陆,同年弧矢。希耳。

会见这,双桂连芳,双鹄冲霄举,鱼诏双金,带横双玉,惟道无双国士。

但愿双英双戏彩,且直与、双亲儿齿。

愿岁岁,见东风双燕,满城桃李。

形式: 词牌: 喜迁莺 押[纸]韵

喜迁莺.庆陈丞在任五月三十

生贤时协。正炎官直午,日周三浃。

门左垂弧,眉间喜色,尽道降神嵩岳。

百里葱葱和气,总向蓝田会合。

称庆旦,见吏民鼓舞,欢声和洽。玉叶。

斟劝处,一饮流霞,红艳生双颊。

钜竹槐松吟哦乐,指日荣膺异渥。

皇上渴思经济,环召为霖作楫。

快人望,愿长生,须与绛人同甲。

形式: 词牌: 喜迁莺

御阶行/御街行

平生有个风流愿。愿长与梅为伴。

问伊因甚破寒来,只恐百花先绽。

比兰比麝,比酥比玉,休恁闲撩乱。

瑶台月下分明见。依旧残妆浅。

不知分得几多香,一片清如一片。

直须遮断,恐人眼毒,不解轻轻看。

形式: 词牌: 御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