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外亭二首(其二)

数椽屹起枕林丘,云叶萧萧万木秋。

一缕残红曳微日,渺然天际识归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意境和情感的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归舟的期待与思念。诗中的“数椽屹起枕林丘”一句,设想了一处依山而建的亭台楼阁,层层叠叠,如同枕头一般支撑着林木之丘,给人以稳固和宁静的感觉。

“云叶萧萧万木秋”描绘了秋天树木被风吹动的声音,如同细雨般不断,这种声音常在诗词中象征着秋意浓厚,同时也增添了一份凄清感。这里的“云叶”,可能指的是远处山峦如云一般,或者是高空飘逸的云彩,它与万木相呼应,共同营造出一个萧瑟的秋日景象。

“一缕残红曳微日”则是对夕阳最后余晖的描写,一抹淡淡的晚霞,如同断线一般,勾勒出了天际的轮廓。这里的“曳”,形容了太阳光芒拖沓不去之态。

最终,“渺然天际识归舟”表达了诗人在这宁静而又有些许萧索的自然环境中,望向远方,希望能够辨认出归来的船只。这里的“渺然”,形容了一种遥不可及、迷茫不清的感觉,而“识归舟”则是诗人心之所向,也是情感的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的孤独与期待,以及他对于归途的无限眷恋。这种深沉的情感,正如秋日里那一缕残红,虽然微弱,但却别有一番动人之处。

收录诗词(106)

刘应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霞外亭二首(其一)

诗眼眈眈细八荒,小亭徙倚湿山光。

飞鸿影落遥岑外,兴与飞鸿更渺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入夜

入夜雨声细,小窗灯影寒。

僻居成懒惰,饱食幸平安。

时事不复问,旧书时一看。

欣然会心处,香烬一炉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山行

春光淡心目,乘兴聊跻攀。

颇识造物意,长容我辈閒。

横拖拄杖去,笑折梅花还。

彼哉钟鼎乐,不在山林间。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山行

瘦藤惭愧肯相携,不怕微茫雪意低。

晚照荒荒迷远岫,湿云漠漠度前溪。

虽无酒力禦寒色,且向梅花觅旧题。

漫说玉堂多胜事,何如丘壑卜幽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