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儿时下上老翁家,常记维舟岸有沙。
今日沙移吾亦壮,此翁居处只桑麻。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回到童年时曾经游玩的地方,发现昔日的河沙已经移动,而自己也成长为壮年。老翁原来的居所如今只剩下桑树和苍麻。这不仅是对时间流逝的一种感慨,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万事皆变的无奈与感伤。
诗中“儿时”二字,直接引出了童年的记忆,让读者随着诗人的脚步回到那个纯真无邪的年代。接着,“常记维舟岸有沙”一句,则是对那段记忆的具体描述,通过对河岸上的沙子这一细节,勾勒出一个活生生的画面。
“今日沙移吾亦壮”,则是在时间的流转中,诗人发现自己已经成长,而那些曾经的小事物也已经发生了变化。这里的“沙移”和“吾亦壮”,形成鲜明对比,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变迁,也是个人生命历程的见证。
最后,“此翁居处只桑麻”一句,更添了一份淡淡的哀愁。在诗人眼中,那个曾经温馨的地方,如今只剩下了桑树和野生的苍麻,给人以一种荒凉与寂寞之感。这不仅是对旧时光的追忆,也是对生命无常的一种深刻体验。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但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哲理,是一篇巧妙地将个人经历与自然景观相结合,表达了人生变迁、物是人非的古典诗歌佳作。
不详
处女何因发半华,一生蓝缕在贫家。
冷灰豆爆真奇事,枯树中间忽数花。
水边山下懒寻伊,折放瓶中看一枝。
一片飞来沾砚滴,似嗔老子不题诗。
缚屋疏疏傍柳塘,诗肠浑不畏田荒。
今年天赐清修福,只咽梅花一味香。
除却梅花不可无,梅花之外更何须。
花中儿女纷纷是,唯有梅花是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