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生梦不识愁台,口吻悲鸣有底哀。
树上玉人应冷笑,从今不敢送愁来。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方蒙仲的作品,名为《和刘后村梅花百咏(其十四)》。诗人以梅花为题材,通过梅花之美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诗中的“一生梦不识愁台”表达了诗人对梅花之美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于世事的无知和纯净。“口吻悲鸣有底哀”则描绘出梅花在风中轻轻摇曳,发出凄清的声响,这种哀伤的声音似乎包含着深情和哀愁。
“树上玉人应冷笑”,这里的“玉人”是对梅花的美丽称呼,而“冷笑”则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不为世俗所动的高洁。诗人通过这种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高洁之美的向往和赞美。
最后,“从今不敢送愁来”,诗人似乎在告诫自己,不再让任何忧愁的情绪接近这份纯净的美感。这也反映出诗人对内心世界的一种自我警醒和情感上的自我约束。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梅花这一自然景象,展示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个人情怀,同时也透露出一丝超脱世俗的哲思。
不详
禹锡当年出省台,玄都花谢转生哀。
梅花不涉春风事,看取先生几度来。
驿处徘徊磴处缘,任教人唤作梅颠。
赊它陆凯二十字,唤起杜陵三百年。
温柔乡苦不胜衣,端正楼嫌微有肌。
安得花神供步辇,不肥不瘦美兼之。
不把山林换市朝,鲜明自是一时标。
便令大冶安能铸,傥有小山差可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