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灵草歌三十九首(其十八)凤青草》由唐代诗人白云仙人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灵草的尊崇与探索精神。
首句“志道要超升,须访神草经”,点明了追求超越世俗之道的人,需要寻找并学习关于灵草的知识,暗示了灵草在修道过程中的重要性。接着,“圣事常宜重,非人莫谩轻”强调了对待灵草之事应持慎重态度,不可轻易忽视或轻视,体现了对自然与生命的敬畏之心。
“恐折人间寿,看似掌中珍”两句,以“恐折人间寿”表达对灵草可能带来的长寿效应的期待,同时“看似掌中珍”则描绘出灵草在人们心中的珍贵地位,仿佛是握在手心的宝物。这种描述不仅突出了灵草的价值,也反映了人们对长生不老的渴望。
最后,“欲知庚汞了,须采草凤青”则直接指向了对灵草的具体探索和使用方法,庚汞在这里可能是炼丹术中的术语,而“草凤青”则是指特定的灵草种类。这句话鼓励读者深入研究,去了解并获取这些能够帮助提升自我、实现超升的灵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灵草的赞美与探讨,不仅展现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界的深刻认识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也体现了追求精神升华与长生不老的传统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