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何廷礼监簿济川图

乾坤万丈谁为工,千古开阖罗纤洪。

龙眠巧思小收拾,但见长江浲洞群山雄。

苍烟两岸飞鸟没,丹崖百丈悬寒松。

何人山下弄舟楫,不道舟楫藏胸中。

扣舷浩歌望箕尾,古人去去难再逢。

题诗未尽济川景,万事一笑凭天风。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苏葵所作,名为《题何廷礼监簿济川图》。诗中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壮丽。

首句“乾坤万丈谁为工,千古开阖罗纤洪”以天地万物为背景,提出一个深邃的问题:如此宏大的自然景观,究竟是谁的匠心之作?接着,“龙眠巧思小收拾,但见长江漴洞群山雄”描绘了画家巧妙地将山水之精华浓缩于画布之上,只见长江曲折蜿蜒,群山巍峨壮观。

“苍烟两岸飞鸟没,丹崖百丈悬寒松”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氛围,苍茫的烟雾笼罩着两岸,飞鸟在烟雾中若隐若现;而远处的丹崖上,挺立着一株株寒松,显得格外坚韧。接下来,“何人山下弄舟楫,不道舟楫藏胸中”则转向对人的描绘,似乎有人在山下划船,却仿佛那船已在心中荡漾,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扣舷浩歌望箕尾,古人去去难再逢”描绘了划船者在船上放声歌唱,目光投向遥远的星河(箕尾),表达了对古代贤者的怀念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最后,“题诗未尽济川景,万事一笑凭天风”总结全诗,诗人感叹自己的诗篇未能完全捕捉到济川的美景,但面对世间万事,只需一笑,便足以寄托心中的洒脱与豁达。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人物及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683)

苏葵(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南山遥祝图为同年地曹郎程宗鲁题

南山嵂屼天地中,儿孙叠叠罗诸峰。

势摩青苍压厚土,允亘宇宙无终穷。

君家堂上双白发,气象恰与南山同。

精神天授老弥健,世上无物能形容。

飘飖不羡西王母,补导未数容成公。

扶桑之干有时老,药炉薪槱需此供。

千年丹鼎煮白石,百丈紫烟腾雪鸿。

麒麟天上随飞龙,白云遥望南山东。

膝边想献珍珠红,南山借祝罄乃衷。

人间善愿莫过此,大块赫赫当渠从。

形式: 古风

和伍朝信秋官韵

走马长安自笑频,狐裘凋弊却宜新。

飞天梦兆无双翅,叨禄头颅又几春。

文誉未能供馆阁,丹青宁许到麒麟。

冯唐当日徒悲老,季子何人乃为贫。

忝预鹓鸿趋左掖,偶寻骐骥过西邻。

大方制作私传样,丽泽风流藉辅仁。

白昼飞觥无市酒,清谈挥麈绝纤尘。

西曹青锁劳虚席,南海洪都见故人。

掉臂乾坤怜气迈,忘形尔汝信情亲。

月明醉倚金鞍笑,同是天涯万里身。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冬至一阳来复

群阴剥阳阳未生,草木凋委寒严凝。

谁知造化有消长,黄钟气动葭灰升。

从兹品汇有生意,老根衰干皆抽萌。

自复而临渐于泰,普天引领乾刚行。

百僚此日尽称贺,众中会有扶阳能。

应须竭力事培植,勿使群阴仍类兴。

形式: 古风

彭蠡阻风观舟行有感

蜚廉作威江叫号,鱼龙喷薄银山高。

画桡铁索住江浒,日暮舟人愁未牢。

江中一叶者谁子,自是性命轻如毛。

张帆拍掌疾驰逐,汩没势利忙贪饕。

解牛可悟养生诀,视此不省非英豪。

茫茫宦海几舟楫,往往平地翻波涛。

所以陶渊明,志趣在东皋。

所以苏云卿,卖屦不惮劳。

呼童取将云锦袍,持向山家沽浊醪。

醉来不作邯郸梦,却梦吹笙近碧桃。

形式: 古风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