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长闻为政古诸侯,使佩刀人尽佩牛。
谁谓今来正耕垦,却销农器作戈矛。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时代变迁、战乱频仍的景象,通过对比古今治政手法和民众生活状态的变化,抒发了作者对于当下社会现实的忧虑与批判。
“长闻为政古诸侯,使佩刀人尽佩牛”两句,以历史上的理想政治状态作为参照,表明古代圣君能使百姓安居乐业,连佩刀之类的武器都不需要,但如今却是每个人都要佩带刀剑,连平日耕田用的牛也被征用来拉车运输军事物资。
“谁谓今来正耕垦,卻销农器作戈矛”两句,则是对当下社会的批判。原本应当是和平时期,人们安心耕耘,但现实却是农业生产受阻,农具被熔化改制为战矛等军事用途,反映出战争带来的巨大破坏和人民生活的困顿。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动荡、民生凋敝的深切忧虑,以及对于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
不详
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锦江城外锦城头,回望秦川上轸忧。
正值血魂来梦里,杜鹃声在散花楼。
万里边城远,千山行路难。
举头惟见月,何处是长安。
汉庭无大议,戎虏几先和。
莫羡倾城色,昭君恨最多。
几年诗酒滞江干,水积云重思万端。
今日南方惆怅尽,乐游原上见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