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沈宜修的《水龙吟》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的景象。"砧声敲动千门",以砧声渲染出家家户户的寂寥,夕阳斜照,渡头升腾着稀疏的炊烟,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接着,词人通过"莲歌又罢,萸房将采",暗示季节转换,人们准备过重阳节,而"愁凝翠岫"则表达了词人心中的忧虑和思念。
巫峡波平,蘅皋木脱,暗示天气渐凉,景色凄清。"叹无端心绪",流露出词人内心的纷扰与落寞。"台城柳色,难禁许多消瘦",以柳树的凋零比喻自己因思念而憔悴。
下片转而抒发对远方的怀念,"古道长安漫说,小庭闲尽应怜否",遥想长安旧事,不知远方的小庭是否还记得自己。"红绡雨细,碧栏天杳",描绘了雨夜的寂静和迷茫,"三更银漏"则增添了时间的流逝感。
"塞雁无书"表达音信断绝的无奈,"清灯空蕊"象征孤独,只有酒相伴。最后,词人回忆起白傅(白居易)的典故,借其情感寄托,"还倩泪留双袖",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抒情,情感深沉,展现了词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远方的深深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