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清富楼(其一)

禅味曾参老释昙,混融万象就中观。

眼前风月随时幻,胸次乾坤别样宽。

自是临流清可赋,不成无酒白相看。

碧潭秋月唯堪比,光莹吾心一片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从前曾参悟老释昙的禅意,融入万物之中进行观察。
眼前的风月景色随时间变幻,心中的天地却格外宽广。
独自面对流水时心境清澈,即使没有酒也能欣赏美景。
只有那秋夜碧潭的明月能相比,照亮我内心深处的一片寒冷。

注释

曾参:古代儒家弟子,这里指学习禅宗思想。
老释昙:老僧释昙,可能指某位有禅学造诣的高僧。
混融万象:融合万物,指将禅理与生活融为一体。
胸次:胸中,内心。
乾坤:天地,引申为内心的世界。
清可赋:清澈如诗,形容心境清明。
无酒白相看:即使无酒,也能静静欣赏。
碧潭秋月:清澈的潭水映照着秋天的月亮。
光莹吾心:明亮的月光照亮我的心。
一片寒:内心深处的清凉或孤独感。

鉴赏

这首宋诗《和清富楼(其一)》是赵希逢所作,诗人以禅宗的视角来描绘生活与心境。首句“禅味曾参老释昙”暗示了诗人对佛教禅理的体悟,可能借鉴了禅师曾参或释昙的思想。接下来,“混融万象就中观”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万物的包容与超然态度,认为一切都在心中观照之中。

“眼前风月随时幻”描绘出自然景色的变化无常,如同梦幻般虚幻,反映出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深刻理解。“胸次乾坤别样宽”则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广阔与豁达,即使面对生活的起伏,也能保持开阔的胸襟。

“自是临流清可赋”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流水清澈的赞美,寓言自己的品行高洁,可以如清水般吟咏。“不成无酒白相看”则借酒表达人生况味,暗示没有酒的陪伴,生活也依然可以坦然面对。

最后两句“碧潭秋月唯堪比,光莹吾心一片寒”以碧潭秋月的皎洁明亮,比喻诗人内心的澄净与寒冷,寓意着诗人虽身处尘世,但内心保持着一份清冷而坚定的禅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融合了禅宗哲理与个人情感,展现出诗人超脱世俗的审美情趣和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168)

赵希逢(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野菜吟

人生何用广田宅,忧怀千岁不满百。

饥来粝饭荐苜蓿,不必脍鲤更炮鳖。

何人日流饿虎涎,望望一饱蚁慕膻。

岂知山林一天性,悠然野兴浩无边。

冬菁春韭总甘美,入口寒泉生颊齿。

鼎烹虽不罗八珍,盘餐尽定供百指。

不妨寂寞类首阳,免得市声入耳忙。

蕨薇风味千载下,发以姜橙苏榝香。

洗教瓦鼎光如镜,自拾樵薪归野径。

兴来小摘烝复湘,不用玉纤巧饾饤。

形式: 古风

和琴

四时那得如秋清,夜静无人琴有声。

月华如水不动尘,无端耳畔寒蛩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和新市杂咏(其二)

拚醉秦楼头强扶,樽空还更问当垆。

兴阑梦觉明朝路,山色烟中半有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和题丹青阁(其二)

回合江流作梦环,谁将杰阁幻人寰。

身腾寒碧临无池,目断空青送远山。

渔笛一声蘋蓼末,烟帆几片水云间。

求田问舍非吾事,高卧何人似我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