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四日香山寺阁同侯大将军送孙湛明侍御北上二首(其二)

尊前山色碧氤氲,徙倚高台对落曛。

阙下春归周柱史,亭边夜醉汉将军。

丹霄法从多鹓侣,白社风流有鹿群。

此别澄清应在念,螭头封事可相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香山寺阁中与大将军一同为北上的侍御孙湛明送行的场景。首句“尊前山色碧氤氲”以碧绿的山色渲染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氛围,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接着,“徙倚高台对落曛”则通过人物的动作和环境的变换,展现了送行时的从容与深情。

“阙下春归周柱史,亭边夜醉汉将军”两句运用典故,将送行的场景与历史人物相联系,既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底蕴,也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其中,“阙下春归”暗示时间的流逝,“亭边夜醉”则描绘了离别之夜的酒宴,表现了深厚的友情。

“丹霄法从多鹓侣,白社风流有鹿群”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送行的地点与人物的志趣相融合,暗示了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共同追求。这里,“丹霄”象征高远的理想,“鹓侣”比喻志同道合的朋友,“白社”则代表了清雅的生活方式,“鹿群”可能暗喻了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

最后,“此别澄清应在念,螭头封事可相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与期待,希望友人在未来的道路上能够保持清明的头脑,无论遇到何种困难,都能通过书信(螭头封事)传达彼此的心声,保持联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丰富的历史典故以及真挚的情感表达,展现了送别场景中的深情厚谊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1364)

于慎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字:可远
  • 籍贯:明山东东阿
  • 生卒年:1545—1607

相关古诗词

春日閒居即事

閒居愁思转依依,邑里春深正阻饥。

深巷炊烟浑欲少,平田蔓草亦应稀。

中原寇盗还消长,海外兵戈有是非。

好在黄扉诸相国,从容调燮佐宵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黄石山堂即事

坐倚青山望翠微,堂高不碍掩荆扉。

千岩落照遥含雨,万壑秋云近上衣。

世路风尘归后少,故人书疏别来稀。

十年学道雄心损,惟有烟霞未息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石楼独坐效长庆体

燕坐危楼日影迟,田家幽事亦多岐。

因防过水移门径,为碍看山剪树枝。

地简将迎全罢酒,人无酬倡少裁诗。

年荒正恐烽烟起,怅念园葵系所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夏日岳麓山房即事

夜合花开一院香,乌皮几畔小胡床。

萝烟扑牖晴犹湿,竹色含秋午亦凉。

避客总荒蒋诩径,为园半学陆浑庄。

只今负郭全堪隐,况复青山对草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