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虎岩

外身道不远,异类自能驯。

尚有相亲兽,应无可弃人。

溪边同饮水,林下共栖真。

寂寂空岩畔,千秋迹已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驯虎岩》由唐代诗人白元鉴所作,通过描绘与虎和谐相处的场景,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

首句“外身道不远”开篇即点明主旨,意为远离尘世的修行之道并不遥远,暗示了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是达到精神净化的途径。接着,“异类自能驯”则表明即使是看似凶猛的老虎,也能被人类驯化,象征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可以调和的。

“尚有相亲兽,应无可弃人”进一步强调了万物皆有其价值,不应轻易舍弃任何生命,包括那些看似与人类相异的生物。这不仅是对动物的尊重,也是对生命的普遍价值的肯定。

“溪边同饮水,林下共栖真”描绘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画面,人们在溪边饮水,与林中的兽类共同生活,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密无间,以及生活的质朴与真实。

最后,“寂寂空岩畔,千秋迹已陈”以空岩旁的寂静景象收尾,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精神却永恒不变。整个画面给人以宁静深远之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综上所述,《驯虎岩》不仅是一首描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诗作,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即通过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达到内心的平静与精神的升华。

收录诗词(13)

白元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石门

灵关非世力,造化创元功。

屈曲穿丹壑,峥嵘倚碧空。

烟萝常蔽日,松竹自吟风。

除却幽人到,尘凡路不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抚掌泉

直下碧千寻,蛟龙此隐身。

无心能应物,拍手涌如神。

夜镜涵星斗,春杯荐藻蘋。

终年丹灶下,长给武陵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讲堂

高踪谁可继,一室四无邻。

听法空云水,成功集鬼神。

烟霞生户牖,泉石障埃尘。越国今何在?

空悲行路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书楼

业成人已去,陈迹自依然。

灶有残丹火,窗遗溢宝篇。

怀贤惊异世,抚事感流年。

早述《南华》理,还应返化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